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评价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及论文内容 | 第12-15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(二)论文内容 | 第13-15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基本理论 | 第16-23页 |
一、基本理论 | 第16页 |
(一)绩效 | 第16页 |
(二)绩效管理 | 第16页 |
二、绩效管理流程 | 第16-19页 |
(一)绩效规划 | 第16-17页 |
(二)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| 第17页 |
(三)过程控制 | 第17页 |
(四)绩效考核 | 第17-18页 |
(五)绩效反馈 | 第18页 |
(六)考核结果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(七)绩效改进 | 第19页 |
三、绩效管理工具 | 第19-23页 |
(一)目标管理——MBO(Management By Objectives) | 第19页 |
(二)平衡积分卡——BSC(Balanced Score Card) | 第19-20页 |
(三)关键绩效指标——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 | 第20-21页 |
(四)目标与关键成果——OKR(Objectivesand Key Results) | 第21-22页 |
(五)个人业务承诺——PBC(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s)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W单位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| 第23-38页 |
一、W单位基本情况 | 第23-26页 |
(一)人员情况 | 第23-25页 |
(二)组织机构 | 第25-26页 |
二、W单位绩效考核现状 | 第26-31页 |
(一)考核主体 | 第26页 |
(二)考核内容 | 第26-28页 |
(三)考核标准 | 第28-29页 |
(四)考核程序 | 第29-30页 |
(五)考核结果确认 | 第30页 |
(六)考核结果应用 | 第30-31页 |
三、W单位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 | 第31-33页 |
四、W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5页 |
(一)机构与职工构成不合理 | 第33页 |
(二)没有做绩效规划 | 第33-34页 |
(三)对绩效指标的设计不够科学和精准 | 第34页 |
(四)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不客观公正 | 第34页 |
(五)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 | 第34-35页 |
(六)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不灵活 | 第35页 |
(七)对已成文的绩效制度落实不到位 | 第35页 |
五、W单位绩效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5-38页 |
(一)编制管理不到位 | 第35-36页 |
(二)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偏颇 | 第36页 |
(三)事业单位行政体制的影响颇深 | 第36-37页 |
(四)企业文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W单位绩效管理优化 | 第38-60页 |
一、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 | 第38-52页 |
(一)做好绩效规划 | 第38-39页 |
(二)构建考核指标体系 | 第39-46页 |
(三)过程控制 | 第46-47页 |
(四)绩效考核 | 第47-50页 |
(五)绩效结果的应用 | 第50-51页 |
(六)建立基于GROW模型的绩效改进 | 第51-52页 |
二、绩效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52-60页 |
(一)突破传统认识、建立绩效管理新思维 | 第52-55页 |
(二)建立高效的组织 | 第55-56页 |
(三)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供应机制 | 第56-59页 |
(四)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W单位绩效管理有效性展望 | 第60-64页 |
一、绩效管理有效性分析 | 第60-61页 |
(一)绩效管理改进前后对比一览表 | 第60页 |
(二)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| 第60-61页 |
二、W单位绩效管理实施效果展望 | 第61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4-66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二、存在不足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 W单位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