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配式卸荷板挡土墙设计优化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21-35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2 支挡结构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3 卸荷板式挡土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23-28页 |
1.3.1 卸荷板式挡土墙结构形式 | 第23页 |
1.3.2 卸荷板参数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3.3 卸荷板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模式 | 第25-28页 |
1.4 装配式挡土墙连接形式发展 | 第28-31页 |
1.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1-35页 |
1.5.1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1-32页 |
1.5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2页 |
1.5.3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32页 |
1.5.4 技术路线 | 第32-35页 |
第2章 装配式卸荷板挡土墙结构设计及模型试验 | 第35-61页 |
2.1 引言 | 第35页 |
2.2 结构设计 | 第35-41页 |
2.2.1 结构形式 | 第35-36页 |
2.2.2 设计理论及结构计算 | 第36-41页 |
2.3 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及预埋件设计 | 第41-45页 |
2.3.1 连接节点形式 | 第41-43页 |
2.3.2 预埋件 | 第43-45页 |
2.4 试验设计 | 第45-51页 |
2.4.1 试验目的及方法 | 第45页 |
2.4.2 模型制作及拼装 | 第45-47页 |
2.4.3 试验装置及仪器 | 第47-50页 |
2.4.4 试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| 第50-51页 |
2.5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8页 |
2.5.1 挡土墙开裂形式 | 第51-55页 |
2.5.2 挡土墙位移变形 | 第55-56页 |
2.5.3 挡土墙表面应力分布 | 第56-5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58-61页 |
第3章 装配式卸荷板挡土墙数值模拟 | 第61-71页 |
3.1 引言 | 第61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 | 第61-62页 |
3.3 材料参数 | 第62-65页 |
3.3.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| 第62-64页 |
3.3.2 钢筋及钢材材料属性 | 第64-65页 |
3.4 结果分析 | 第65-69页 |
3.4.1 混凝土损伤开裂 | 第65-66页 |
3.4.2 挡土墙侧向位移 | 第66-67页 |
3.4.3 挡土墙表面应力分布 | 第67-69页 |
3.4.4 钢筋骨架应力分布 | 第6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4章 预制挡土墙连接形式优化 | 第71-81页 |
4.1 引言 | 第71页 |
4.2 凸榫后浇拼接节点连接 | 第71-76页 |
4.2.1 凸榫设计 | 第71-74页 |
4.2.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2.3 凸榫节点钢筋连接形式 | 第75-76页 |
4.3 其他连接形式简述 | 第76-79页 |
4.3.1 套筒灌浆连接形式 | 第76-77页 |
4.3.2 凹-凸榫连接形式 | 第77页 |
4.3.3 钢板锚栓连接形式 | 第77-78页 |
4.3.4 后浇混凝土连接形式 | 第78页 |
4.3.5 钢支撑连接形式 | 第78-7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5章 挡土墙参数优化 | 第81-100页 |
5.1 引言 | 第81页 |
5.2 带拉杆卸荷板式挡土墙优化分析 | 第81-86页 |
5.2.1 优化模型 | 第81-83页 |
5.2.2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83-86页 |
5.3 土工格栅加筋拉杆卸荷板式挡土墙优化分析 | 第86-98页 |
5.3.1 土工格栅加筋土简介 | 第87-88页 |
5.3.2 结构优化形式 | 第88-89页 |
5.3.3 破裂面计算模型 | 第89-90页 |
5.3.4 优化模型 | 第90-94页 |
5.3.5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94-9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6.1 结论 | 第100页 |
6.2 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107-10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7页 |
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