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大学生合作素质教育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1 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和谐社会呼唤合作素质第10页
   ·大学生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识第10-11页
 2 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1-12页
 3 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第二章 合作素质的界定第15-20页
 1 合作素质的理论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·群体动力学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·动机理论第16页
   ·"需要"理论第16页
 2 合作素质的内涵第16-20页
   ·拥有共同价值观第16-17页
   ·优势互补、协作互动第17-18页
   ·增强凝聚力、实现共同创新第18-20页
第三章 大学生合作素质教育的意义第20-26页
 1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第20-22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第20-21页
   ·合作素质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第21-22页
 2 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第22-24页
   ·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合作素质的依据第22-23页
   ·高校合作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第23-24页
 3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第24-26页
   ·合作素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第24页
   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大学生具备合作素质第24-26页
第四章 大学生合作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第26-35页
 1 大学生合作素质及高校合作素质教育现状透视第26-31页
   ·调查对象第26页
   ·调查方法第2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6-31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合作素质现状第26-30页
     ·高校合作素质教育现状第30-31页
 2 影响大学生合作素质的成因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·社会价值观的偏颇第31-32页
   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偏差第32页
   ·高校素质教育不能满足合作素质教育的要求第32-35页
第五章 大学生合作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第35-43页
 1 强化合作素质培养第35-37页
   ·培养正确价值观,增强合作意识第35-36页
   ·强调协作互动,提高合作能力第36-37页
 2 树立全新合作观念第37-40页
   ·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第37-38页
   ·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第38-40页
 3 拓展合作实践活动第40-43页
   ·广泛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·开展团队技能训练第41-42页
   ·强化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合作训练第42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附录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作者简介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教育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