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符号对照表 | 第13-15页 |
| 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5-1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1.2 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1.3 灰度单元抑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1.4 多相材料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| 1.5 拓扑优化中的求解算法 | 第23-24页 |
| 1.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改进插值模型和PTO算法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| 第26-46页 |
| 2.1 改进的材料插值模型 | 第26-30页 |
| 2.2 动态的比例拓扑优化算法 | 第30-36页 |
| 2.2.1 PTO算法的基本步骤 | 第31-32页 |
| 2.2.2 动态的历史平衡系数 | 第32-34页 |
| 2.2.3 动态比例拓扑优化算法算例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2.3 基于改进插值模型和PTO算法的单相材料拓扑优化研究 | 第36-37页 |
| 2.4 基于改进插值模型和PTO算法的拓扑优化算例 | 第37-43页 |
| 2.4.1 悬臂梁算例 | 第37-39页 |
| 2.4.2 多载荷桥梁结构算例 | 第39-41页 |
| 2.4.3 L型梁结构 | 第41-43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6页 |
| 第三章 基于递归多相材料插值模型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| 第46-66页 |
| 3.1 递归多相材料插值模型 | 第46-48页 |
| 3.2 基于改进插值函数的递归多相材料插值模型 | 第48-50页 |
| 3.3 多相材料的比例拓扑优化算法 | 第50-51页 |
| 3.4 基于Heaviside阈值函数的密度过滤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3.5 适用于比例优化拓扑优化算法的简式Heaviside密度过滤 | 第53-55页 |
| 3.6 算例分析 | 第55-65页 |
| 3.6.1 悬臂梁算例 | 第55-60页 |
| 3.6.2 多载荷桥梁算例 | 第60-65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序列插值模型的多相材料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| 第66-82页 |
| 4.1 序列幂函数多相材料插值模型 | 第66-69页 |
| 4.2 基于连续序列幂函数的多相材料插值模型 | 第69-70页 |
| 4.3 序列幂函数多相材料拓扑优化求解算法研究 | 第70-72页 |
| 4.4 算例分析 | 第72-80页 |
| 4.4.1 多载荷桥梁算例 | 第72-76页 |
| 4.4.2 悬臂梁算例 | 第76-80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| 第五章 基于优化准则法的灰度单元抑制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| 第82-102页 |
| 5.1 交互活跃相算法简介 | 第82-84页 |
| 5.2 基于优化准则法的中间密度单元抑制方法 | 第84-89页 |
| 5.2.1 优化准则法 | 第85-86页 |
| 5.2.2 基于改进GSS的优化准则法 | 第86-89页 |
| 5.3 基于改进方法的单相材料算例分析 | 第89-95页 |
| 5.3.1 半MBB梁结构 | 第89-91页 |
| 5.3.2 悬臂梁结构 | 第91-93页 |
| 5.3.3 L型梁结构 | 第93-95页 |
| 5.4 交互活跃相算法结合基于指数函数灰度单元抑制方法数值算例 | 第95-101页 |
| 5.4.1 悬臂梁结构 | 第95-98页 |
| 5.4.2 半MBB梁结构 | 第98-101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4-110页 |
| 致谢 | 第110-11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12-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