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8-30页 |
2.1 WINDOWS显示框架 | 第18-23页 |
2.1.1 Windows显示框架概述 | 第18-20页 |
2.1.2 XPDM显示框架 | 第20-21页 |
2.1.3 WDDM显示框架 | 第21-23页 |
2.2 KERBEROS和LDAP | 第23-25页 |
2.2.1 Kerberos概述 | 第23页 |
2.2.2 Kerberos工作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2.3 LDAP概述 | 第24-25页 |
2.2.4 LDAP工作原理 | 第25页 |
2.3 SSL技术 | 第25页 |
2.4 JPEG编解码 | 第25-26页 |
2.5 H.264编解码 | 第26-27页 |
2.6 WINDOWS入设备驱动框架 | 第27-29页 |
2.6.1 HID类驱动 | 第27-28页 |
2.6.2 HID客户端 | 第28-29页 |
2.6.3 HID小端口驱动程序 | 第29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0-36页 |
3.1 系统开发背景和目标 | 第30-32页 |
3.1.1 开发背景 | 第30-31页 |
3.1.2 目标 | 第31-32页 |
3.2 需求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.1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2 安全需求 | 第34-3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设计 | 第36-57页 |
4.1 设计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2 总体设计 | 第37-41页 |
4.2.1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数据流图 | 第37-39页 |
4.2.2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框架结构 | 第39-41页 |
4.3 功能模块设计 | 第41-56页 |
4.3.1 模块划分 | 第41页 |
4.3.2 功能需求和模块 | 第41-42页 |
4.3.3 模块设计命名规则 | 第42-43页 |
4.3.4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功能设计 | 第43-51页 |
4.3.5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通用模块功能设计 | 第51-54页 |
4.3.6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客户端子系统功能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实现 | 第57-76页 |
5.1 桌面云接入协议系统实现 | 第57-62页 |
5.1.1 功能实现 | 第57-60页 |
5.1.2 安全实现 | 第60-62页 |
5.2 服务器端子系统实现 | 第62-72页 |
5.2.1 服务器端子系统主服务模块实现 | 第62-67页 |
5.2.2 服务器端子系统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| 第67-70页 |
5.2.3 服务器端子系统显示驱动的实现 | 第70-72页 |
5.3 客户端子系统实现 | 第72-7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9页 |
6.1 总结 | 第76页 |
6.2 展望 | 第76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