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元针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定义及流行病学概况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一、病因及发病机制 | 第10-11页 |
二、西医治疗 | 第11页 |
第三节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| 第11-13页 |
一、病名 | 第11-12页 |
二、病位 | 第12页 |
三、病因 | 第12-13页 |
四、病机 | 第13页 |
第四节 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概况 | 第13-15页 |
一、毫针针刺 | 第13页 |
二、火针 | 第13页 |
三、艾灸 | 第13-14页 |
四、穴位注射 | 第14页 |
五、穴位埋线 | 第14页 |
六、针刺结合其他疗法 | 第14页 |
七、其他 | 第14-15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16-30页 |
第一节 临床资料 | 第16-17页 |
一、病例来源 | 第16页 |
二、诊断标准 | 第16页 |
三、纳入标准 | 第16页 |
四、排除标准 | 第16-17页 |
五、剔除(脱落)标准 | 第17页 |
六、终止标准 | 第17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一、随机方法 | 第17页 |
二、治疗方法 | 第17-18页 |
三、观察指标 | 第18页 |
四、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8-19页 |
五、观察方法 | 第19页 |
六、统计学方法 | 第19页 |
第三节 研究结果 | 第19-26页 |
一、基线资料比较 | 第19-22页 |
二、观察指标结果 | 第22-24页 |
三、总体疗效比较 | 第24-26页 |
四、相关性比较 | 第26页 |
五、安全性比较 | 第26页 |
第四节 分析讨论 | 第26-30页 |
一、结果分析 | 第26-27页 |
二、讨论 | 第27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5页 |
附录 | 第35-39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附件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