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词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1.3 五轴联动数控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嵌入式五轴联动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3D刀具半径补偿及RTCP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的硬件简述及软件开发 | 第20-34页 |
2.1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概述 | 第20-22页 |
2.2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 | 第22-29页 |
2.2.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与优化 | 第22-27页 |
2.2.2 双核通信软件的开发 | 第27-29页 |
2.3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基础模块的开发 | 第29-33页 |
2.3.1 ARM端软件开发 | 第30-31页 |
2.3.2 DSP端软件开发 | 第31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3D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| 第34-55页 |
3.1 二轴与三轴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| 第34-35页 |
3.2 五轴端铣加工3D刀具半径补偿矢量的计算 | 第35-39页 |
3.2.1 刀具半径补偿矢量的计算 | 第35-37页 |
3.2.2 单个加工模块内的刀具半径补偿计算 | 第37-39页 |
3.3 端铣加工3D刀具半径补偿零件轮廓连接段的计算 | 第39-47页 |
3.3.1 平而加工零件轮廓的连接段计算 | 第39-40页 |
3.3.2 五轴数控加工零件轮廓的连接段计算 | 第40-47页 |
3.4 端铣加工3D刀具半径补偿算法仿真验证 | 第47-51页 |
3.4.1 空间微线段内外拐角3D刀具半径补偿仿真 | 第48-50页 |
3.4.2 空间曲线3D刀具半径补偿仿真 | 第50-51页 |
3.5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的3D刀具半径补偿模块程序设计 | 第51-54页 |
3.5.1 3D刀具半径补偿模块的主要任务 | 第51页 |
3.5.2 数控系统3D刀具补偿软件模块的实现 | 第51-5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RTCP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| 第55-68页 |
4.1 五轴联动数控插补非线性误差 | 第55-57页 |
4.1.1 线性误差 | 第55-56页 |
4.1.2 非线性误差及其控制策略 | 第56-57页 |
4.2 RTCP功能设计 | 第57-63页 |
4.2.1 C-A型双摆头机床数学建模 | 第57-60页 |
4.2.2 RTCP算法原理 | 第60-61页 |
4.2.3 C-A型双摆头机床的RTCP算法设计 | 第61-63页 |
4.3 RTCP算法误差分析与仿真试验 | 第63-65页 |
4.3.1 禁止TCP功能的误差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启用RTCP功能的误差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4 基于OMAP3530数控系统RTCP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 | 第65-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仿真验证 | 第68-75页 |
5.1 3D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仿真验证 | 第68-72页 |
5.1.1 仿真零件的刀路规划 | 第68-70页 |
5.1.2 VERICUT仿真加工 | 第70-72页 |
5.1.3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 | 第72页 |
5.2 RTCP仿真验证 | 第72-74页 |
5.2.1 仿真试验 | 第72-74页 |
5.2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总结 | 第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(学术论文、发明专利等)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