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型燃气轮机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符号 | 第12-13页 |
缩略词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1.1 概述 | 第14页 |
1.2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燃气轮机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5-19页 |
1.3.1 燃气轮机建模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2 燃气轮机特性数据的获取 | 第16-17页 |
1.3.3 燃气轮机控制技术 | 第17-19页 |
1.3.4 燃气轮机硬件在环仿真技术 | 第1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燃气轮机建模技术 | 第21-41页 |
2.1 概述 | 第21页 |
2.2 部件特性计算 | 第21-27页 |
2.2.1 燃气轮机结构 | 第21页 |
2.2.2 建模假设 | 第21-22页 |
2.2.3 变比热法介绍 | 第22-23页 |
2.2.4 进气道计算 | 第23页 |
2.2.5 压气机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2.6 燃烧室计算 | 第25页 |
2.2.7 涡轮计算 | 第25-26页 |
2.2.8 容积模块计算 | 第26页 |
2.2.9 转子平衡计算 | 第26-27页 |
2.3 容积惯性法求解 | 第27-30页 |
2.3.1 平衡方程 | 第27-28页 |
2.3.2 模型求解 | 第28-29页 |
2.3.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2.4 低转速段参数振荡问题研究 | 第30-37页 |
2.4.1 参数振荡现象 | 第30-31页 |
2.4.2 原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.3 基于指数平衡与样条拟合的外推方法 | 第32-37页 |
2.5 动态仿真 | 第37-40页 |
2.5.1 模型准确验证 | 第37-39页 |
2.5.2 容积惯性法与牛顿-拉普逊法建模比较 | 第39-4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燃气轮机自适应控制 | 第41-54页 |
3.1 概述 | 第41页 |
3.2 深度信念网络 | 第41-47页 |
3.2.1 波尔兹曼机模型 | 第41-42页 |
3.2.2 限制性波尔兹曼机模型 | 第42-44页 |
3.2.3 吉布斯采样 | 第44-45页 |
3.2.4 限制性波尔兹曼机的训练 | 第45-46页 |
3.2.5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| 第46页 |
3.2.6 深度信念网络的训练 | 第46-47页 |
3.3 PID算法改进 | 第47-50页 |
3.3.1 传统PID控制算法 | 第47-48页 |
3.3.2 PID控制算法的局限性 | 第48-49页 |
3.3.3 DBN-PID控制器设计 | 第49-50页 |
3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3页 |
3.4.1 加减速控制 | 第50-52页 |
3.4.2 加减载控制 | 第52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燃气轮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设计 | 第54-75页 |
4.1 概述 | 第54页 |
4.2 接口模拟器设计 | 第54-61页 |
4.2.1 需求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2.2 总体方案 | 第55-56页 |
4.2.3 电源模块 | 第56页 |
4.2.4 处理器模块 | 第56页 |
4.2.5 模拟量模块 | 第56-58页 |
4.2.6 数字量模块 | 第58-59页 |
4.2.7 频率量模块 | 第59页 |
4.2.8 通信模块 | 第59-60页 |
4.2.9 软件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3 智能燃油调节电子控制器 | 第61-64页 |
4.3.1 硬件介绍 | 第61-62页 |
4.3.2 软件设计 | 第62-64页 |
4.4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| 第64-70页 |
4.4.1 试验平台搭建 | 第64页 |
4.4.2 智能燃油调节电子控制器标定 | 第64-68页 |
4.4.3 燃油调节控制器—接口模拟器联合标定 | 第68-69页 |
4.4.4 实时性验证 | 第69-70页 |
4.5 硬件在环仿真 | 第70-73页 |
4.5.1 转速闭环HIL仿真原理 | 第70-71页 |
4.5.2 动力涡轮加减速试验 | 第71-73页 |
4.5.3 动力涡轮加减载试验 | 第7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5.1 总结 | 第75-76页 |
5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