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1.1 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1.1 一元Pd催化剂 | 第14-15页 |
1.1.2 二元Pd基催化剂 | 第15-17页 |
1.1.3 Pd基多元催化剂 | 第17页 |
1.2 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| 第17-24页 |
1.2.1 优化制备方法 | 第18页 |
1.2.2 不同载体的选择 | 第18-21页 |
1.2.2.1 碳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2.2.2 氧化物载体 | 第19-20页 |
1.2.2.3 导电聚合物载体 | 第20页 |
1.2.2.4 碳化物载体 | 第20-21页 |
1.2.3 助剂的添加 | 第21页 |
1.2.4 催化剂形貌结构的制备 | 第21-24页 |
1.2.4.1 零维Pd结构 | 第22页 |
1.2.4.2 一维Pd结构 | 第22-23页 |
1.2.4.3 三维Pd结构 | 第23-24页 |
1.3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| 第26-30页 |
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1.1 实验药品 | 第26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1 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2 纳米海绵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27-30页 |
2.3.1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| 第27-28页 |
2.3.1.1 X射线衍射(XRD) | 第27-28页 |
2.3.1.2 透射电镜(TEM) | 第28页 |
2.3.1.3 X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28页 |
2.3.2 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28-30页 |
2.3.2.1 工作电极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3.2.2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PdSn/Ti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酸电催化的性能研究 | 第30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0页 |
3.2.1 不同比例的PdSn/TiC催化剂的相结构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2 不同比例的PdSn/TiC催化剂的组分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3 不同比例的PdSn/TiC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4 不同比例的PdSn/TiC催化剂的相貌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5 不同比例的PdSn/T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| 第35-39页 |
3.2.6 PdSn/TiC催化剂对甲酸催化性能提高的机理探讨 | 第39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PdSnCu/Ti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酸电催化的性能研究 | 第42-49页 |
4.1 引言 | 第42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8页 |
4.2.1 不同比例的PdSnCu/TiC催化剂的相结构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2 不同比例的PdSnCu/TiC催化剂的组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3 不同比例的PdSnCu/TiC催化剂的相貌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4 不同比例的PdSnCu/T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| 第45-4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PdSn NSs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酸电催化的性能研究 | 第49-56页 |
5.1 引言 | 第49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4页 |
5.2.1 不同比例的PdSn NSs催化剂的相结构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2.2 不同比例的PdSn NSs催化剂的组分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2.3 不同比例的PdSn NSs催化剂的相貌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2.4 不同比例的PdSn NSs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| 第52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8页 |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