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

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工程应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加固改造工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加固改造工作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加固改造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加固改造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加固程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加固改造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加固改造工作程序第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与鉴定第19-30页
    2.1 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原因及目的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加固原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加固混凝土结构受力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直接加固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间接加固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鉴定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鉴定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评定体系第27-28页
    2.4 PKPM鉴软件中定加固模块的应用(JDJG)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某钢筋混凝土厂房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第30-60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检查鉴定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依据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检测内容及方法第32-36页
    3.3 检测结果与建议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检测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结构鉴定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论与建议第41-42页
    3.4 结构抗震鉴定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抗震第一级鉴定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抗震第二级鉴定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抗震鉴定结论第49-50页
    3.5 结构改造方案设计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加固思路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柱加固设计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梁加固设计第55-5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框架加固地震响应分析第60-87页
    4.1 工程概述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加固方案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结构分析第61页
    4.2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未加固构件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FRP加固构件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特征点应力-应变第64-65页
    4.3 有限元模型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模方式的选取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有限元模型第66-67页
    4.4 静力作用下结构响应第67-68页
    4.5 模态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阻尼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4.6 地震波的选择第70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模态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顶点位移时程分析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各层层间位移、位移角分析第78-8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五章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有限元分析第87-113页
    5.1 分析对象的选择第87-88页
    5.2 有限元模型第88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框架柱设计参数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单元类型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材料属性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划分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破坏准则与收敛准则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模型验证第96-98页
    5.3 框架柱滞回性能模拟分析第98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载制度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屈服前滞回曲线对比分析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屈服后滞回曲线对比分析第102-106页
    5.4 骨架曲线分析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屈服前骨架曲线分析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屈服后骨架曲线分析第107-108页
    5.5 延性分析第108-109页
    5.6 刚度退化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5.7 耗能分析第110-111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111-113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-11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13-11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14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18页
附录A 第五、六章有限元APDL语言第118-129页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9-130页
致谢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航空客服代表招聘研究--以S公司为例
下一篇:南京明清织染类作坊建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