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--增强塑料、填充塑料论文--碳纤维增强塑料论文

水性环氧分散剂体系及短切碳纤维取向毡的制备与表征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9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1.2 水性环氧树脂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性环氧树脂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水性环氧树脂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水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第23-24页
    1.3 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环氧树脂固化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分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6-27页
    1.4 固化动力学研究第27-29页
    1.5 取向短切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发展第29-31页
    1.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1-33页
第二章 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与表征第33-47页
    2.1 实验部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原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聚乙二醇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流程第35页
    2.2 测试和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氧值的监测与滴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聚醚接枝产物的红外光谱(FTIR)结构表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聚醚接枝产物的凝胶渗透色谱(GPC)结构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水性环氧乳液的稳定性和乳液形貌大小的表征第3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接枝醚化反应催化条件的优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应时间对接枝产物环氧值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乳液结果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接枝产物红外光谱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接枝产物的GPC结果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水性环氧乳液树脂基体的优化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乳化工艺对乳液粒径的影响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水性环氧乳液粒子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水性环氧乳液Zeta电位结果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水性环氧乳液稳定性的表征结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水性固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47-61页
    3.1 实验部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原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原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聚醚接枝改性DDS水性固化剂的制备流程第48页
    3.2 测试和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红外光谱(FTIR)结构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凝胶渗透色谱(GPC)结构表征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胺值的滴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(DSC)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热失重(TG)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性固化剂合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催化剂用量对接枝改性反应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接枝改性反应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反应温度对接枝改性反应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性固化剂的结构表征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水性固化剂的红外光谱(FTIR)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水性固化剂的凝胶渗透色谱(GPC)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性固化剂的性能表征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水性固化剂的胺值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水性固化剂的水溶性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水性固化剂的DSC结果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水性固化剂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8-61页
第四章 水性环氧冰性固化剂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第61-73页
    4.1 实验部分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原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步骤第61页
    4.2 测试和表征第6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固化剂改性前后树脂体系的固化DSC曲线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固化动力学方程的确定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固化剂改性前后树脂体系的固化度和温度关系曲线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固化剂改性前后树脂体系的固化速率和固化度关系曲线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固化剂改性前后树脂体系的活化能和固化度关系曲线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固化剂改性前后树脂体系的等固化度曲线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0-73页
第五章 基于水性分散体系的碳纤维取向毡制备与表征第73-83页
    5.1 实验部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原理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原料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验步骤第74页
    5.2 测试和表征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短切碳纤维悬浮液粘度的测试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电子数码照片表征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表征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纤维取向度定量表征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纤维含量的表征第76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短切碳纤维悬浮液粘度测试结果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数码照片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SEM照片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取向度的量化表征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短切碳纤维取向毡纤维含量的表征第80-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六章 总结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-93页
作者简介第93-95页
导师简介第95-97页
附件第97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离子液体与含卤素VOCs的构效关系及过程模拟计算研究
下一篇:自由基—阳离子混杂光固化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