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0.1 选题缘起 | 第11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0.2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0.2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4-17页 |
0.3 理论与现实意义 | 第17页 |
0.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1 萨达特时代埃及政治转型的历史基础 | 第19-30页 |
1.1 “七·二三”革命和纳赛尔政权 | 第19-23页 |
1.1.1 “七·二三”革命与纳赛尔政权的建立 | 第19-21页 |
1.1.2 纳赛尔政权的结构性特征 | 第21-22页 |
1.1.3 纳赛尔时代早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| 第22-23页 |
1.2 纳赛尔执政后期的埃及局势 | 第23-27页 |
1.2.1 纳赛尔执政后期埃及的政治状况 | 第23-24页 |
1.2.2 纳赛尔执政后期埃及的经济社会状况 | 第24-26页 |
1.2.3 “六·五”战争及其影响 | 第26-27页 |
1.3 萨达特的个人经历 | 第27-30页 |
1.3.1 萨达特的家庭背景和革命前的经历 | 第28-29页 |
1.3.2 “七·二三”革命后的萨达特 | 第29-30页 |
2 萨达特时代政治转型的内部动力 | 第30-43页 |
2.1 埃及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| 第31-35页 |
2.1.1 实行开放政策和措施 | 第31-33页 |
2.1.2 实行开放政策的成效 | 第33-34页 |
2.1.3 开放政策的弊端与社会问题 | 第34-35页 |
2.2 埃及伊斯兰政治文化和宗教政党 | 第35-38页 |
2.2.1 伊斯兰教现代主义及其政治文化 | 第35-36页 |
2.2.2 法鲁克王朝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及其政治活动 | 第36-37页 |
2.2.3 萨达特时期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 | 第37-38页 |
2.3 埃及世俗政党和市民社会的复苏 | 第38-43页 |
2.3.1 华夫托党的政治活动 | 第39页 |
2.3.2 公民参与状况及妇女地位变化 | 第39-41页 |
2.3.3 市民社会的复苏 | 第41-43页 |
3 萨达特时代政治转型的具体表现 | 第43-52页 |
3.1 “纠偏运动” | 第43-46页 |
3.1.1 “纠偏运动”的原因 | 第44页 |
3.1.2 最后摊牌和“纠偏运动”的爆发 | 第44-46页 |
3.2 启动政治改革 | 第46-49页 |
3.2.1 “多元主义”政治改革的启动 | 第46-48页 |
3.2.2 自由化改革的高潮——多党制的成立 | 第48-49页 |
3.3 政治改革的回潮 | 第49-52页 |
3.3.1 政治声音的表达 | 第49-50页 |
3.3.2 多党制的曲折发展 | 第50-52页 |
4 萨达特时代政治转型的历史影响 | 第52-59页 |
4.1 萨达特时代政治转型的局限性 | 第52-55页 |
4.1.1 政治参与的有限性 | 第52-53页 |
4.1.2 制度建设的阶段性 | 第53-55页 |
4.2 萨达特时代政治转型的遗产 | 第55-59页 |
4.2.1 有限多党制的发展 | 第55-56页 |
4.2.2 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| 第56页 |
4.2.3 穆巴拉克时期外交战略的转变 | 第56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