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钢结构论文

局部加强的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受力性能研究及参数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3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焊接结构的特点与发展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焊接结构的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焊接结构的焊缝形式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焊接结构的发展第2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焊缝焊接的力学性能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限元模拟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中外规范对比第29-30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关于钢结构设计规范对三面围焊连接构造的区别第30-33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背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34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二章 三面围焊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基础第35-49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法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限元法的发展和现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有限元法的特点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有限元法的软件应用第39-40页
    2.2 ANSYS有限元软件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ANSYS有限元软件概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NSYS有限元软件的功能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NSYS有限元软件的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ANSYS有限元软件在角焊缝研究中的应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ANSYS有限元软件的单元类型第42-45页
    2.3 非线性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几何非线性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状态非线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材料非线性第46-4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三章 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的有限元分析及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第49-63页
    3.1 静力性能试验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背景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装置和程序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验材料第51-56页
    3.2 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的有限元模型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元类型选择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本构关系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边界条件及施加荷载和约束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常规三面围焊角焊缝与局部加强的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性能分析第63-108页
    4.1 两国设计规范对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构造要求的规定第63-65页
    4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加载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参数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的建立和加载第68-72页
    4.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2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盖板厚度为16mm时常规型与局部加强型三面围焊连接性能分析第72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盖板厚度为18mm时常规型与局部加强型三面围焊连接性能分析第82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盖板厚度为20mm时常规型与局部加强型三面围焊连接性能分析第90-98页
    4.4 各荷载步下的应力云图对比分析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常规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各荷载步下的von Mises应力云图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局部加强的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各荷载步下的von Mises应力云图第101-104页
    4.5 各荷载步下的应力对比分析第104-10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06-108页
第五章 三面围焊角焊缝受力性能参数分析和计算对比第108-132页
    5.1 三面围焊角焊缝计算结果的对比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国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GB50017(送审稿)和《钢结构焊接规范》GB50661-2011的计算规定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德国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DIN 18800-1的计算规定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计算结果对比第110-111页
    5.2 影响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受力性能的参数分析第111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盖板或基础板厚度的影响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焊脚尺寸的影响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母材和焊缝强度的影响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基础板长度的影响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焊缝长度的影响第117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过渡加强段长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拉剪比的影响第122-125页
    5.3 三面围焊角焊缝连接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强度相加法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位移法第127-13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30-13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-136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132-13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35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1页
附录A h_f取值表第141-149页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9-150页
致谢第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时间观念
下一篇: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弧形层合板的分层损伤识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