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7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现状 | 第7-13页 |
三、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概述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特点 | 第15-18页 |
一、数量可观 | 第15-16页 |
二、多样化发展 | 第16页 |
三、民族特色鲜明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临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一、市场竞争力不足 | 第18页 |
二、区域发展不平衡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意识分析:“谁在说” | 第20-25页 |
第一节 “主位意识”的提升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“个体叙事”成为主流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内容分析:“说什么” | 第25-35页 |
第一节 少数民族电影叙事的功能表现 | 第25-26页 |
一、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建构 | 第25-26页 |
二、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| 第26页 |
第二节 叙事主题的类型 | 第26-35页 |
一、历史主题——以《苗山花》为例 | 第27-28页 |
二、爱情主题——以《行歌坐月》为例 | 第28-30页 |
三、寻根主题——以《滚拉拉的枪》为例 | 第30-32页 |
四、展现个人品质——以《水凤凰》为例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策略分析:“怎么说” | 第35-43页 |
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呈现 | 第35-39页 |
一、人声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二、音乐的表现 | 第36-38页 |
三、音响的参与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意象叙事的运用 | 第39-43页 |
一、自然意象叙事 | 第39-40页 |
二、民俗意象叙事 | 第40-41页 |
三、神话意象叙事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近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表现 | 第43-51页 |
第一节 符号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| 第43-47页 |
一、符号化的少数民族服饰 | 第43-45页 |
二、符号化的少数民族信仰 | 第45-46页 |
三、符号化的“生存文化”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现代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一 | 第58-63页 |
附录二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