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1.1.1 我国休闲骑行运动的发展现状 | 第9-12页 |
1.1.2 哈尔滨市骑行安全环境的建设现状 | 第12页 |
1.1.3 GIS技术的普及化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4-22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实践 | 第15-19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发展与实践 | 第19-21页 |
1.3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1.4.1 研究对象的确定 | 第22页 |
1.4.2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城市休闲骑行与路径安全影响要素解析 | 第26-45页 |
2.1 城市休闲骑行特征分析 | 第26-32页 |
2.1.1 城市休闲骑行人群特征 | 第27-30页 |
2.1.2 城市休闲骑行行为特征 | 第30-32页 |
2.2 城市休闲骑行路径选择 | 第32-40页 |
2.2.1 骑行者的环境偏好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2.2 不同骑行绿道类型分类 | 第34-36页 |
2.2.3 不同骑行线路布局形态 | 第36-40页 |
2.3 城市休闲骑行路径的安全影响要素 | 第40-44页 |
2.3.1 骑行路径的特性 | 第40页 |
2.3.2 骑行路径的安全性要素构成 | 第40-42页 |
2.3.3 对城市骑行路径安全性要素的关注 | 第42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基于GIS平台的哈尔滨市休闲骑行路径安全体系建构 | 第45-77页 |
3.1 GIS数据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5-50页 |
3.1.1 GIS平台的选择 | 第45页 |
3.1.2 空间数据的获取 | 第45-47页 |
3.1.3 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7-50页 |
3.2 城市骑行道路安全性 | 第50-58页 |
3.2.1 骑行路径的专用性 | 第50-55页 |
3.2.2 骑行路况的综合性 | 第55-58页 |
3.3 城市骑行道路节点畅通性 | 第58-61页 |
3.3.1 交通节点的提示性 | 第58-60页 |
3.3.2 节点空间的缓冲性 | 第60-61页 |
3.4 城市骑行设施布局合理性 | 第61-67页 |
3.4.1 安全保障设施的合理性 | 第62-63页 |
3.4.2 公共照明设施的完善性 | 第63-66页 |
3.4.3 休闲服务设施的安全性 | 第66-67页 |
3.5 城市骑行道路景观安全性 | 第67-76页 |
3.5.1 道路景观的安全性 | 第67-71页 |
3.5.2 公园景观的安全性 | 第71-7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4章 城市骑行路径的安全设计策略 | 第77-103页 |
4.1 城市骑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 | 第77-83页 |
4.1.1 挖掘边缘路径的选址潜力 | 第77-79页 |
4.1.2 整合组织现存的骑行路径 | 第79-82页 |
4.1.3 构建城市骑行休闲健身区 | 第82-83页 |
4.2 城市骑行道路环境的设计策略 | 第83-93页 |
4.2.1 完善骑行环境公共设施 | 第83-89页 |
4.2.2 塑造骑行景观安全环境 | 第89-93页 |
4.3 城市休闲骑行路径的设计策略 | 第93-102页 |
4.3.1 优化骑行道路的空间形态 | 第93-96页 |
4.3.2 提升道路空间的连接功能 | 第96-98页 |
4.3.3 完善道路节点的缓冲功能 | 第98-10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结论 | 第103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