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临床研究 | 第13-37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8页 |
1.1.1 病例来源 | 第13页 |
1.1.2 诊断与筛选标准 | 第13-14页 |
1.1.3 选择与分组 | 第14页 |
1.1.4 术前准备 | 第14-15页 |
1.1.5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| 第15-17页 |
1.1.6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与观测指标 | 第17-18页 |
1.1.7 统计学方法 | 第18页 |
1.2 结果 | 第18-20页 |
1.2.1 三组研究对象术中及术后随访诊疗资料比较 | 第18页 |
1.2.2 三组研究对象术中及术后随访统计数据多重比较 | 第18-20页 |
1.3 典型病例 | 第20-25页 |
1.3.1 病例1 | 第20-22页 |
1.3.2 病例2 | 第22-24页 |
1.3.3 病例3 | 第24-25页 |
1.4 讨论 | 第25-33页 |
1.4.1 转子下区域在髋部的作用与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4.2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优势与不足 | 第26-27页 |
1.4.3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的结果对比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1.4.4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经验总结 | 第29-30页 |
1.4.5 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| 第30-32页 |
1.4.6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32-33页 |
1.5 结论 | 第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第2章 综述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| 第37-51页 |
2.1 股骨转子下的应用解剖和生物力学 | 第37-38页 |
2.1.1 应用解剖 | 第37页 |
2.1.2 生物力学 | 第37-38页 |
2.2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| 第38页 |
2.3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受伤机制与合并损伤 | 第38-39页 |
2.4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诊断 | 第39页 |
2.5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骨折分型 | 第39-43页 |
2.5.1 Seinsheimer分型 | 第39-40页 |
2.5.2 Russell-Taylor分型 | 第40-41页 |
2.5.3 AO分型 | 第41-43页 |
2.6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原则 | 第43页 |
2.7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 | 第43-46页 |
2.7.1 非手术治疗 | 第43-44页 |
2.7.2 手术治疗 | 第44-46页 |
2.8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康复训练及并发症 | 第46-47页 |
2.9 结语 | 第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附录A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-5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