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34页 |
1.1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.2 液流电池的发展 | 第12-18页 |
1.2.1 液流电池反应原理 | 第13-15页 |
1.2.2 液流电池基本模型 | 第15-16页 |
1.2.3 液流电池和商业化电池的比较 | 第16-18页 |
1.3 有机相和水相液流电池的比较 | 第18-21页 |
1.3.0 相似点 | 第18页 |
1.3.1 溶剂性质的不同 | 第18-19页 |
1.3.2 氧化还原电对比较 | 第19-21页 |
1.4 氧化还原电对研究进展 | 第21-27页 |
1.4.1 无机材料 | 第21-24页 |
1.4.2 有机材料 | 第24-27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7页 |
1.6 参考文献 | 第27-34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34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34页 |
2.2 实验药品与测试仪器 | 第34-35页 |
2.3 电解液的制备 | 第35页 |
2.4 电化学测试 | 第35-37页 |
2.4.1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36页 |
2.4.2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 | 第36-37页 |
2.5 电极片的制备 | 第37页 |
2.6 电池结构 | 第37-38页 |
2.7 充放电测试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三联吡啶铁配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在液流电池中的研究 | 第40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3.2 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| 第41-43页 |
3.2.1 材料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3.2.2 核磁及质谱表征 | 第42-43页 |
3.3 电化学性质表征 | 第43-48页 |
3.3.1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43-46页 |
3.3.2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 | 第46-48页 |
3.4 理论计算 | 第48-49页 |
3.5 电池性能测试 | 第49-51页 |
3.6 小结 | 第51-52页 |
3.7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酯基修饰高电位多吡啶配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| 第54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4.2 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| 第55-58页 |
4.2.1 材料合成 | 第55-56页 |
4.2.2 核磁表征 | 第56-58页 |
4.3 电化学性质表征 | 第58-61页 |
4.3.1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58-60页 |
4.3.2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 | 第60-61页 |
4.4 电池性能测试 | 第61-63页 |
4.5 小结 | 第63-64页 |
4.6 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联吡啶作为负极材料在液流电池中的研究 | 第66-88页 |
5.1 引言 | 第66-68页 |
5.2 理论计算 | 第68-71页 |
5.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| 第71-74页 |
5.3.1 材料的合成 | 第71-72页 |
5.3.2 核磁及质谱表征 | 第72-74页 |
5.4 电化学性质表征 | 第74-77页 |
5.4.1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74-75页 |
5.4.2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 | 第75-77页 |
5.5 电池性能测试 | 第77-79页 |
5.6 全电池在液流电池中的研究 | 第79-82页 |
5.6.1 电化学性质分析 | 第79-80页 |
5.6.2 全电池循环测试 | 第80-82页 |
5.7 小结 | 第82-83页 |
5.8 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8-9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