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向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中物理层安全方案的研究与仿真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双向中继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 | 第16-32页 |
2.1 中继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2.2 中继卫星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基础原理 | 第17-20页 |
2.2.1 信息论安全 | 第17-18页 |
2.2.2 窃听信道模型及安全容量 | 第18-19页 |
2.2.3 弱安全 | 第19-20页 |
2.3 双向中继卫星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现状 | 第20-24页 |
2.3.1 物理层网络编码 | 第21-22页 |
2.3.2 多天线技术 | 第22-23页 |
2.3.3 协作中继以及加扰 | 第23-24页 |
2.4 信道编码技术及LDPC | 第24-31页 |
2.4.1 信道编码技术发展 | 第24-27页 |
2.4.2 LDPC码介绍 | 第27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双向中继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方案设计 | 第32-60页 |
3.1 双向中继卫星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2 人工加扰 | 第33-35页 |
3.3 类加密算法 | 第35-46页 |
3.3.1 算法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3.2 类加密改进LDPC编译码过程 | 第37-46页 |
3.3.3 类加密改进LDPC码安全性分析 | 第46页 |
3.4 直接改进算法 | 第46-59页 |
3.4.1 算法模型 | 第47-49页 |
3.4.2 直接改进LDPC编译码过程 | 第49-58页 |
3.4.3 直接改进LDPC码安全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4章 仿真与性能分析 | 第60-74页 |
4.1 仿真平台 | 第60页 |
4.2 仿真性能指标 | 第60-61页 |
4.3 算法整体性能仿真与分析 | 第61-73页 |
4.3.1 仿真环境设置 | 第61-62页 |
4.3.2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62-73页 |
4.4 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5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74-75页 |
5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