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3-14页 |
数学符号表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7页 |
1.1 MIMO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 空移键控调制与空间调制技术概述 | 第16-19页 |
1.2.1 空移键控调制(SSK) | 第16-17页 |
1.2.2 空间调制技术(SM) | 第17-18页 |
1.2.3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3 空移键控调制与空间调制研究进展 | 第19-25页 |
1.3.1 具有高频谱效率的空移键控调制与空间调制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1.3.2 空移键控及空间调制技术其他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| 第25-26页 |
1.5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技术 | 第27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技术 | 第27-32页 |
2.2.1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系统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2.2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算法 | 第29-31页 |
2.2.3 分层空移键控的解调算法 | 第31-32页 |
2.3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的最优检测算法 | 第32-36页 |
2.3.1 最大似然检测 | 第33页 |
2.3.2 理论分析 | 第33-36页 |
2.4 仿真结果 | 第36-43页 |
2.4.1 LSSK系统的理论分析图与LSSK的仿真图 | 第36-38页 |
2.4.2 LSSK与HSSK和GSSK性能比较 | 第38-39页 |
2.4.3 LSSK系统与VBLST及R-BF的性能比较 | 第39-42页 |
2.4.4 LSSK系统与GSM及MA-SM的性能比较 | 第42-4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技术的低复杂检测算法 | 第44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44页 |
3.2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技术的分层联合检测算法 | 第44-47页 |
3.2.1 分层联合检测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2.2 分层联合检测算法 | 第47页 |
3.3 分层联合检测算法复杂度分析及比较 | 第47-48页 |
3.4 仿真结果 | 第48-51页 |
3.4.1 V_r的理论和仿真结果 | 第48-49页 |
3.4.2 LJ检测和ML检测的性能及复杂度比较 | 第49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分层空移键控调制的多用户预编码技术 | 第52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LSSK系统预编码研究 | 第52-55页 |
4.2.1 LSSK系统的多用户模型 | 第52-54页 |
4.2.2 LSSK预编码算法 | 第54-55页 |
4.3 LSSK多用户预编码的检测 | 第55-57页 |
4.3.1 预编码检测 | 第55页 |
4.3.2 预编码性能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 仿真结果 | 第57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高频谱效率的空时空移键控调制技术 | 第60-66页 |
5.1 引言 | 第60页 |
5.2 HT-SSK的调制 | 第60-63页 |
5.2.1 HT-SSK系统模型 | 第60-61页 |
5.2.2 调制方案 | 第61-62页 |
5.2.3 具体实例 | 第62-63页 |
5.3 HT-SSK的最优检测 | 第63页 |
5.4 仿真结果 | 第63-6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66-68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6页 |
6.2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-74页 |
本文作者已发表、录用和在审文章 | 第74-75页 |
本文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