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护理学论文

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引言第13-15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-22页
    2.1 情绪劳动文献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情绪劳动的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情绪劳动的策略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情绪劳动的机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心理弹性文献综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心理弹性的概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心理弹性的测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第21-22页
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纳入标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排除标准第22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方便抽样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工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调查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统计学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3 质量控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预调查阶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正式调查调查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据收集整理阶段第24-25页
第4章 结果第25-39页
    4.1 人口社会学资料第25-26页
    4.2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4.3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年龄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性别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婚姻状况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学历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职务的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不同工作年限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不同任职方式的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不同专业技术职称的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不同层级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不同工作岗位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不同月收入的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30-31页
    4.4 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现状第31页
    4.5 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年龄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不同性别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不同婚姻状况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不同学历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不同职务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不同工作年限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7 不同任职方式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8 不同专业技术职称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9 不同层级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0 不同工作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1 不同月收入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第36页
    4.6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和心理弹性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第37-39页
第5章 讨论第39-45页
    5.1 手术室护士人口社会学资料分析第39页
    5.2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及心理弹性现状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5.3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5.4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第43页
    5.5 建议与对策第43-44页
    5.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4-45页
第6章 结论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1页
附录第51-54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
下一篇:重症监护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