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第1章 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考察 | 第9-23页 |
1.1 物业安保义务的产生基础——物业法律关系之性质争议 | 第10-14页 |
1.2 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性质之争议 | 第14-16页 |
1.3 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范围之争议 | 第16-18页 |
1.3.1 权利主体范围 | 第16-17页 |
1.3.2 义务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违反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责任之争议 | 第18-23页 |
1.4.1 责任性质 | 第19-20页 |
1.4.2 责任范围 | 第20-21页 |
1.4.3 责任形态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之外国法考察 | 第23-32页 |
2.1 国外物业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| 第23-28页 |
2.1.1 国外有关物业服务法律关系性质的规定 | 第23-25页 |
2.1.2 国外有关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性质的规定 | 第25-26页 |
2.1.3 国外有关物业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2.1.4 国外有关违反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责任的规定 | 第27-28页 |
2.2 外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启示 | 第28-32页 |
2.2.1 从国外物业服务法律关系性质规定的启示 | 第28-29页 |
2.2.2 从国外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性质规定的启示 | 第29页 |
2.2.3 从国外物业安全保障义务范围规定的启示 | 第29-31页 |
2.2.4 从国外对违反义务之法律责任规定的启示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关于解决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| 第32-45页 |
3.1 明确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性质的双重属性 | 第32-35页 |
3.2 明确我国物业安保义务的主体范围、空间范围和确立方式 | 第35-37页 |
3.3 明确我国物业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| 第37-41页 |
3.4 明确我国有关违反物业安全保障义务之法律责任 | 第41-45页 |
3.4.1 责任性质: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| 第42-43页 |
3.4.2 责任形态:直接责任和特殊的补充责任相结合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