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6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2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2-16页 |
前言 | 第17-19页 |
文献回顾 | 第19-30页 |
第一部分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LEC4M的检测及临床意义25 | 第30-39页 |
1 材料 | 第30-33页 |
1.1 主要仪器与耗材 | 第30页 |
1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30-31页 |
1.3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31-32页 |
1.4 研究对象 | 第32-33页 |
2 方法 | 第33-35页 |
2.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PBMC | 第33-34页 |
2.2 流式细胞术检测CLEC4M的表达 | 第34页 |
2.3 统计学分析 | 第34-35页 |
3 结果 | 第35-37页 |
3.1 CD14 及CLEC4M圈门 | 第35-36页 |
3.2 慢性HCV感染者CLEC4M/CD14 的表达率 | 第36页 |
3.3 CLEC4M/CD14 的表达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4 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二部分C型凝集素CLEC4M对HCVcc易感性的影响 | 第39-56页 |
1 材料 | 第39-42页 |
1.1 主要仪器与耗材 | 第39-40页 |
1.2 主要质粒和细胞 | 第40页 |
1.3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40-41页 |
1.4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41-42页 |
2 方法 | 第42-49页 |
2.1 PBMCs分离 | 第42页 |
2.2 Huh7.5 细胞及培养 | 第42页 |
2.3 HCV体外培养体系的制备 | 第42-46页 |
2.4 稳定过表达GV166-CLEC4M的Huh7.5 细胞系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2.5 Western Blot和RT-PCR检测Huh7.5 细胞CLEC4M的表达 | 第47-48页 |
2.6 CLEC4M与HCVcc结合实验及竞争抑制实验 | 第48页 |
2.7 CLEC4M对HCVcc的易感性检测 | 第48-49页 |
2.8 统计学处理 | 第49页 |
3 结果 | 第49-53页 |
3.1 pFL-J6/JFH质粒酶切线性化及RNA转录本的鉴定 | 第49-50页 |
3.2 HCV转染Huh7.5 细胞免疫荧光 | 第50页 |
3.3 过表达GV166-CLEC4M的Huh7.5 细胞的检测 | 第50-51页 |
3.4 免疫荧光检测CLEC4M对HCVcc的易感性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5 RT-PCR检测CLEC4M对HCVcc的易感性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6页 |
第三部分CLEC4M介导HCV负载DC的功能变化 | 第56-68页 |
1 材料 | 第56-58页 |
1.1 主要仪器与耗材 | 第56-57页 |
1.2 主要细胞 | 第57页 |
1.3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57-58页 |
1.4 主要溶液配制 | 第58页 |
2 方法 | 第58-61页 |
2.1 表达CLEC4M的DC在体外分离、培养及鉴定 | 第58-60页 |
2.2 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 | 第60页 |
2.3 CLEC4M介导HCVcc感染DC细胞 | 第60页 |
2.4 DC细胞感染HCV后IL-12p70 和IL-10 的水平的变化 | 第60-61页 |
3 结果 | 第61-66页 |
3.1 光镜下观察CD14+细胞形态 | 第61-62页 |
3.2 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 分选纯度及CELC4M表达情况 | 第62-63页 |
3.3 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表型 | 第63-64页 |
3.4 CLEC4M介导DC负载HCV的竞争抑制实验 | 第64-65页 |
3.5 ELISA检测DC上清IL-12p70、IL-10 的表达 | 第65-66页 |
4 讨论 | 第66-68页 |
小结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5页 |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