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0页 |
·主要材料及试剂 | 第13-1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3页 |
·主要试剂和产地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和产地 | 第1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4-19页 |
·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 | 第14-16页 |
·心肌细胞缺氧/复氧损伤模型的制作 | 第16页 |
·实验分组 | 第16-17页 |
·观察指标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20-28页 |
·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| 第20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 | 第20-21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 的活性 | 第21-22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SOD 的活性 | 第22-23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MDA 的含量 | 第23-24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 | 第24-26页 |
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8-32页 |
·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| 第28页 |
·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·药理性预适应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| 第29页 |
·抗氧化在PSP 预处理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中的地位 | 第29-30页 |
·抑制钙超载在PSP 预处理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中的地位 | 第30-31页 |
·发展与展望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7-38页 |
附带综述 | 第38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