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当前跨站脚本XSS漏洞防御情况 | 第11-12页 |
1.1.2 当前跨站脚本XSS漏洞检测与挖掘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 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跨站脚本XSS漏洞概述 | 第15-20页 |
2.1 跨站脚本XSS漏洞简介 | 第15-16页 |
2.2 跨站脚本XSS漏洞产生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7页 |
2.3 跨站脚本XSS漏洞分类 | 第17-20页 |
2.3.1 反射型XSS | 第17-18页 |
2.3.2 持久型XSS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网络爬虫技术 | 第20-30页 |
3.1 网络爬虫的由来 | 第20页 |
3.2 网络爬虫的定义、基本原理 | 第20页 |
3.3 网络爬虫的分类 | 第20-26页 |
3.3.1 通用网络爬虫(General Purpose Web Crawler) | 第20-22页 |
3.3.2 主题网络爬虫(Topical Web Crawler) | 第22-24页 |
3.2.3 深度网络爬虫(Deep Web Crawler) | 第24-26页 |
3.4 网络爬虫常用搜索策略 | 第26-29页 |
3.4.1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| 第26-28页 |
3.4.2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| 第28-29页 |
3.5 还需考虑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模糊测试技术 | 第30-34页 |
4.1 模糊测试的分类及其比较 | 第30-31页 |
4.2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 | 第31-33页 |
4.2.1 流程图 | 第31-32页 |
4.2.2 XSS漏洞库 | 第32页 |
4.2.3 生成模糊测试数据方法模型 | 第32-33页 |
4.3 还需考虑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XSS漏洞检测工具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34-56页 |
5.1 Oracle数据库设计与优化原则 | 第34-36页 |
5.2 通用网络爬虫设计 | 第36-42页 |
5.2.1 通用网络爬虫模块结构 | 第36页 |
5.2.2 通用网络爬虫模块描述 | 第36-37页 |
5.2.3 通用网络爬虫详细流程图 | 第37页 |
5.2.4 通用网络爬虫流程详细描述 | 第37-40页 |
5.2.5 通用网络爬虫表设计 | 第40-42页 |
5.3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设计 | 第42-45页 |
5.3.1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模块结构 | 第42页 |
5.3.2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模块描述 | 第42-43页 |
5.3.3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详细流程图 | 第43页 |
5.3.4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流程详细描述 | 第43-44页 |
5.3.5 基于漏洞库的模糊测试表设计 | 第44-45页 |
5.4 XSS漏洞检测总体系统设计 | 第45-51页 |
5.4.1 XSS漏洞检测架构图 | 第46页 |
5.4.2 XSS漏洞检测模块结构 | 第46页 |
5.4.3 XSS漏洞检测模块描述 | 第46-48页 |
5.4.4 XSS漏洞检测详细流程图 | 第48页 |
5.4.5 XSS漏洞检测流程详细描述 | 第48页 |
5.4.6 XSS漏洞检测表设计 | 第48-51页 |
5.4.7 XSS漏洞检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| 第51页 |
5.5 XSS漏洞检测的实现 | 第51-56页 |
5.5.1 安装开发环境和创建数据库 | 第51-53页 |
5.5.2 XSS 漏洞检测的部分代码 | 第53-56页 |
第六章 XSS漏洞检测工具的系统测试与分析 | 第56-61页 |
6.1 测试的研究 | 第56-57页 |
6.2 Web服务器与XSS检测工具运行环境 | 第57-58页 |
6.2.1 硬件环境要求 | 第57页 |
6.2.2 软件环境要求 | 第57-58页 |
6.3 XSS漏洞测试目标的搭建 | 第58页 |
6.4 XSS测试内容及其步骤 | 第58-61页 |
6.4.1 测试内容 | 第58-59页 |
6.4.2 测试步骤 | 第59-60页 |
6.4.3 测试结果 | 第60-61页 |
6.5 小结 | 第61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61-64页 |
总结 | 第61-62页 |
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件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