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铜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引言 | 第9-10页 |
·铜的危害及影响 | 第10-12页 |
·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危害 | 第10-11页 |
·铜对人体的影响与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含铜废水的处理技术 | 第12-16页 |
·化学法 | 第12-13页 |
·物理化学法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法 | 第14-16页 |
·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应用概况 | 第16-19页 |
·生物吸附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6-17页 |
·颗粒污泥的研究发展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颗粒污泥的性质及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21-31页 |
·试验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·试验材料及设备 | 第21-23页 |
·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3页 |
·试验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试验分析项目 | 第23-24页 |
·铜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试验指标 | 第26-27页 |
·试验研究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影响厌氧污泥生物吸附的主要因素 | 第27-30页 |
·重金属离子在污泥中的解吸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厌氧污泥生物吸附剂的比较与选择 | 第31-34页 |
·厌氧污泥生物吸附剂的比较 | 第31-33页 |
·污泥的基本性质比较 | 第31页 |
·各个污泥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比较 | 第31-33页 |
·生物吸附剂的选择 | 第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厌氧颗粒污泥吸附铜离子的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4-42页 |
·污泥驯化时间 | 第34页 |
·pH 值 | 第34-35页 |
·温度 | 第35-36页 |
·吸附时间 | 第36-37页 |
·污泥加入量 | 第37-38页 |
·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·共存离子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剂的循环利用 | 第42-47页 |
·颗粒污泥中铜的解吸试验 | 第42-44页 |
·颗粒污泥的循环再生利用 | 第44页 |
·含重金属的解吸液与污泥的资源化 | 第44-46页 |
·解吸液中铜离子的最终处置 | 第44-45页 |
·吸附重金属的颗粒污泥的最终处置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厌氧颗粒污泥吸附铜离子的机理研究 | 第47-60页 |
·生物吸附机理研究 | 第47-49页 |
·生物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| 第47-48页 |
·现代分析方法与手段 | 第48-49页 |
·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49-52页 |
·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52-56页 |
·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对吸附过程的表征 | 第56-57页 |
·扫描电镜对污泥吸附前后的表征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·结论 | 第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A | 第67-6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