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1.1 材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 | 第10-11页 |
1.1.2 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| 第11-12页 |
1.2 抗菌剂分类 | 第12-15页 |
1.2.1 无机抗菌剂 | 第12-13页 |
1.2.2 有机抗菌剂 | 第13页 |
1.2.3 天然抗菌剂 | 第13页 |
1.2.4 聚合物抗菌剂 | 第13-15页 |
1.3 抗菌材料的制备 | 第15-18页 |
1.3.1 抗菌剂与聚合物预聚体的反应 | 第15页 |
1.3.2 抗菌剂与天然高分子的反应 | 第15-16页 |
1.3.3 材料表面的抗菌改性 | 第16-18页 |
1.4 抗菌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18-19页 |
1.4.1 分子量 | 第18-19页 |
1.4.2 反离子 | 第19页 |
1.4.3 烷基链长度 | 第19页 |
1.4.4 电荷密度 | 第19页 |
1.5 抗菌材料的应用 | 第19-23页 |
1.5.1 水处理 | 第19-21页 |
1.5.2 生物医疗 | 第21-22页 |
1.5.3 食品包装和传送 | 第22-23页 |
1.6 立题依据及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季铵盐类聚氨酯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24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-28页 |
2.2.1 试剂及原料 | 第25页 |
2.2.2 仪器及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2.3 实验菌种 | 第26页 |
2.2.4 不饱和季铵盐单体的制备(QAC-10和QAC-12) | 第26页 |
2.2.5 季铵盐类聚氨酯抗菌薄膜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2.2.6 不饱和季铵盐单体以及季铵盐型聚氨酯抗菌薄膜的测试和表征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40页 |
2.3.1 红外光谱 | 第28-29页 |
2.3.2 不饱和季铵盐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 | 第29-31页 |
2.3.3 热重分析(TGA) | 第31-32页 |
2.3.4 接触角 | 第32-33页 |
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33-36页 |
2.3.6 抗菌性能 | 第36-38页 |
2.3.7 抑菌圈 | 第38页 |
2.3.8 荧光光谱 | 第38-39页 |
2.3.9 拉伸性能 | 第39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季铵盐类水性聚氨酯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42-56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2-46页 |
3.2.1 试剂及原料 | 第42-43页 |
3.2.2 仪器及设备 | 第43页 |
3.2.3 实验菌种 | 第43-44页 |
3.2.4 含叔胺聚氨酯的制备(PU-X) | 第44页 |
3.2.5 季铵盐类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和水性聚氨酯抗菌薄膜的制备(WUPU-X-Y) | 第44-45页 |
3.2.6 季铵盐类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和水性聚氨酯抗菌薄膜的测试和表征 | 第45-4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3.3.1 红外光谱(FT-IR) | 第46-47页 |
3.3.2 粒径和表面电位分析(ZetaPALS) | 第47-48页 |
3.3.3 热重分析(TGA) | 第48-49页 |
3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49-51页 |
3.3.5 抗菌性能 | 第51-53页 |
3.3.6 抑菌圈 | 第53页 |
3.3.7 拉伸性能 | 第53-5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季铵盐类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56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6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6-60页 |
4.2.1 试剂及原料 | 第56-57页 |
4.2.2 仪器及设备 | 第57页 |
4.2.3 实验菌种 | 第57-58页 |
4.2.4 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含硅季铵盐的制备(ND-22-10和ND-22-12) | 第58页 |
4.2.5 不同季铵盐浓度下季铵盐类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 | 第58页 |
4.2.6 不同pH下季铵盐类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4.2.7 含硅季铵盐和季铵盐类聚丙烯抗菌薄膜的测试和表征 | 第59-6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8页 |
4.3.1 含硅季铵盐的红外光谱 | 第60页 |
4.3.2 含硅季铵盐的核磁共振氢谱 | 第60-63页 |
4.3.3 季铵盐类聚丙烯抗菌薄膜的红外谱图 | 第63-64页 |
4.3.4 接触角 | 第64-65页 |
4.3.5 抗菌性能 | 第65-67页 |
4.3.6 抑菌圈 | 第67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主要结论 | 第70页 |
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