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6-17页 |
前言 | 第17-19页 |
第1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4页 |
1.1 一般资料 | 第19页 |
1.2 纳入与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1.3 仪器与药物 | 第19-20页 |
1.4 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5 观察指标 | 第21页 |
1.6 结果判定 | 第21-22页 |
1.6.1 荧光素钠下肿瘤判定标准 | 第21-22页 |
1.6.2 超声造影下肿瘤组织的判定标准 | 第22页 |
1.6.3 肿瘤全切的判定标准 | 第22页 |
1.6.4 二者联合应用安全性标准 | 第22页 |
1.7 数据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结果 | 第24-31页 |
2.1 临床资料 | 第24-25页 |
2.2 荧光素钠成像 | 第25-27页 |
2.2.1 术中荧光素钠定位 | 第25-26页 |
2.2.2 术中荧光素钠成像特征 | 第26页 |
2.2.3 术后荧光素钠不良反应 | 第26-27页 |
2.3 超声成像特点 | 第27页 |
2.3.1 术中超声造影定位 | 第27页 |
2.3.2 术中超声造影情况 | 第27页 |
2.4 荧光素钠联合超声造影对肿瘤边界的判断情况 | 第27-28页 |
2.5 胶质瘤 | 第28-29页 |
2.5.1 荧光素钠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2.5.2 超声造影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| 第29页 |
2.6 荧光素钠与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2.7 术后安全性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讨论 | 第31-43页 |
3.1 荧光素钠 | 第33-36页 |
3.1.1 荧光素钠原理 | 第33页 |
3.1.2 荧光素钠在胶质瘤中的染色特征 | 第33-34页 |
3.1.3 荧光素钠在不同颅内肿瘤中的应用 | 第34-36页 |
3.1.4 坏死和囊变荧光下的特征 | 第36页 |
3.2 超声造影 | 第36-37页 |
3.2.1 超声造影的原理 | 第36-37页 |
3.2.2 超声造影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 | 第37页 |
3.3 荧光素钠与超声造影联合应用 | 第37-41页 |
3.3.1 荧光素钠联合超声造影在颅内肿瘤应用中的互补性 | 第37-38页 |
3.3.2 荧光素钠与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 | 第38页 |
3.3.3 荧光素钠联合超声造影对肿瘤组织边界及全切的判定 | 第38-40页 |
3.3.4 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| 第40-41页 |
3.4 不足 | 第41-42页 |
3.5 总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综述 荧光素钠和超声造影在颅内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| 第51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5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5-7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