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分布式电源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| 第15-29页 |
2.1 分布式电源 | 第15-20页 |
2.1.1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几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 | 第15-18页 |
2.1.3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技术规范 | 第18-20页 |
2.2 配电网继电保护 | 第20-22页 |
2.2.1 电流速断保护 | 第20页 |
2.2.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| 第20-21页 |
2.2.3 定时过电流速断保护 | 第21页 |
2.2.4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2.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2.3.1 对DG上游线路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.2 对DG下游线路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2.3.3 相邻馈线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电流相角变化量方向的纵联保护 | 第29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基于电流相角变化量方向的故障判定策略 | 第29-34页 |
3.2.1 配电网故障时的电流相角变化特性 | 第29-33页 |
3.2.2 利用电流相角突变方向判别故障的原理 | 第33-34页 |
3.3 故障判定策略在配电网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1 影响电流相角突变量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3.3.2 单端弱馈问题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 基于电流相角变化量方向的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| 第35-38页 |
3.5 算例仿真分析 | 第38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单侧电源供电线路自适应保护 | 第47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单侧电源供电线路保护的重新整定 | 第47-50页 |
4.2.1 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的计算 | 第47-49页 |
4.2.2 自适应整定方法 | 第49页 |
4.2.3 重新整定判据 | 第49-50页 |
4.3 仿真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基于MAS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研究 | 第54-73页 |
5.1 引言 | 第54页 |
5.2 Agent技术和MAS | 第54-57页 |
5.2.1 Agent技术 | 第54-56页 |
5.2.2 MAS的结构和通信 | 第56-57页 |
5.3 基于MAS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 | 第57-68页 |
5.3.1 保护方案设计 | 第57-63页 |
5.3.2 保护方案的实现 | 第63-68页 |
5.4 算例仿真 | 第68-72页 |
5.4.1 仿真模型 | 第68-69页 |
5.4.2 故障类型对保护方案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5.4.3 接入容量对保护方案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