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机器视觉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瑕疵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1-12页
第二章 机器视觉及相关锂电池的概念第12-20页
    2.1 视觉图系统机图像系统理论基础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什么是机器视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机器视觉的特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机器视觉的应用及方向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图像处理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2.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概述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锂离子电池结构——正极片与负极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极片涂布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极片主要的缺陷特点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各模块选型第20-37页
    3.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:第20-21页
    3.2 PLC选型与设计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LC选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OMRONCP1H系列CPU介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体要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I/O分配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PLC软件流程第27-30页
    3.3 视觉系统的选择第30页
    3.4 相机的选择与标定第30-32页
    3.5 镜头选择第32-35页
    3.6 光源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 极片检测设计及技术实现第37-66页
    4.1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第37页
    4.2 极片检测技术实现第3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涂布与留白分界线位置判断方法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图像背景颜色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消除干扰调整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边缘位置定位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极片瑕疵的判定设计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极耳焊接位置检测总流程图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极耳位置搜索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极耳位置判断第59-60页
    4.3 极片瑕疵测试效果第60-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遥感和统计数据融合的冬小麦分布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
下一篇:基于B/S架构和容器化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