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导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四、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(一)研究重点 | 第17页 |
(二)研究难点 | 第17页 |
(三)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9页 |
一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由来与发展 | 第18-19页 |
(一)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由来 | 第18页 |
(二)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二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相关概念 | 第19-24页 |
(一)政府采购(包括内涵、特点等) | 第19-20页 |
(二)电子化政府采购 | 第20-22页 |
(三)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| 第22页 |
(四)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三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9页 |
(一)寻租理论 | 第24-25页 |
(二)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5-26页 |
(三)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电子化政府采购现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7页 |
一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现状 | 第29-33页 |
(一)电子化政府采购现行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 | 第29-31页 |
(二)电子化政府采购现行监督机制及其作用 | 第31-33页 |
二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现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(一)法律法规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3页 |
(二)监督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(三)监督过程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三、电子化政府采购现行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7页 |
(一)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 | 第35页 |
(二)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不健全 | 第35页 |
(三)监督过程存在管理和监督错位 | 第35-36页 |
(四)专业电子化政府采购人才匮乏 | 第36页 |
(五)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管程序机制不完善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对策建议 | 第37-43页 |
一、建立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 | 第37-39页 |
二、完善相应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配套机制 | 第39-40页 |
三、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内、外部监督机制 | 第40-41页 |
四、加强电子化政府采购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| 第41-42页 |
五、建立完善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监督的程序机制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