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3 课题支撑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月球探测历程 | 第11-15页 |
1.2.2 月球地质图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1.2.3 第谷撞击坑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内容提要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内容提要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数据基础 | 第20-30页 |
2.1 填图使用的数据 | 第20-21页 |
2.2 影像数据 | 第21-24页 |
2.3 光谱数据 | 第24-26页 |
2.4 地形数据 | 第26-28页 |
2.5 参考图件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第谷撞击坑地区数字填图方案 | 第30-37页 |
3.1 填图方案的制定 | 第30-32页 |
3.1.1 参考技术标准 | 第30页 |
3.1.2 数学基础 | 第30-32页 |
3.1.3 图面表示内容 | 第32页 |
3.2 基于ArcGIS的地质图编制 | 第32-37页 |
3.2.1 ArcGIS平台下符号库与图例的设计与建立 | 第32-34页 |
3.2.2 ArcGIS平台下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| 第34-35页 |
3.2.3 ArcGIS平台下地质制图及质量控制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第谷撞击坑年龄的确定 | 第37-47页 |
4.1 统计学定年方法 | 第37-39页 |
4.1.1 撞击坑生产函数 | 第37-39页 |
4.1.2 撞击坑年代函数 | 第39页 |
4.2 撞击坑定年数据和方法 | 第39-40页 |
4.3 撞击坑定年结果 | 第40-43页 |
4.4 统计定年结果讨论 | 第43-47页 |
4.4.1 坑缘堆积带与熔池的年龄差异性 | 第43-45页 |
4.4.2 第谷撞击坑的年龄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第谷撞击坑区域地质地貌研究 | 第47-62页 |
5.1 地质单元划分 | 第47-57页 |
5.1.1 中央峰堆积区(Cccp) | 第47-48页 |
5.1.2 坑底—高丘状堆积平原(Ccf_(hh))、低丘状堆积平原(Ccf_(hl))、平滑堆积平原(Ccf_s) | 第48-50页 |
5.1.3 坑底裂隙(Ps) | 第50-52页 |
5.1.4 坑壁块状堆积带(Ccw) | 第52-54页 |
5.1.5 流动构造(Mf) | 第54-55页 |
5.1.6 熔池(Mp) | 第55-56页 |
5.1.7 坑缘堆积带(Ccrh) | 第56页 |
5.1.8 辐射纹堆积带(Ccrr) | 第56-57页 |
5.2 第谷撞击坑矿物的分布 | 第57-58页 |
5.3 第谷撞击坑地质图成图 | 第58-59页 |
5.4 关于熔池与倾斜撞击的讨论 | 第59-6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存在的问题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2页 |
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