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14-20页 |
2.1 研究区简况及选题依据 | 第14-1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5-20页 |
2.2.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| 第15-16页 |
2.2.2 FA的分离纯化 | 第16-19页 |
2.2.3 研究思路与手段 | 第19页 |
2.2.4 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各分组FA的结构和组成特征 | 第20-27页 |
3.1 实验方法 | 第20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7页 |
3.2.1 元素分析结果 | 第20-21页 |
3.2.2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 | 第21-22页 |
3.2.3 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| 第22-25页 |
3.2.4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结果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各分组富里酸与铜的结合特征 | 第27-61页 |
4.1 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4.2 实验结果 | 第28-32页 |
4.2.1 吸附动力学结果 | 第28-30页 |
4.2.2 等温吸附实验结果 | 第30页 |
4.2.3 不同pH条件下实验结果 | 第30-32页 |
4.3 不同pH条件下FA对Cu~(2+)的结合机理 | 第32-52页 |
4.3.1 不同pH同一分组FA与Cu~(2+)结合 | 第32-47页 |
4.3.2 相同pH不同FA分组的结合 | 第47-52页 |
4.4 模型拟合 | 第52-54页 |
4.5 竞争结合实验 | 第54-61页 |
4.5.1 不同分组FA上Pb~(2+)对Cu~(2+)的竞争 | 第54-56页 |
4.5.2 不同分组FA上Cu~(2+)对Pb~(2+)的竞争 | 第56-58页 |
4.5.3 Pb~(2+)浓度对竞争结合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4.5.4 Cu~(2+)浓度对竞争结合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基金资助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