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--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

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--以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0-16页
第1章 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及理论渊源第16-22页
    1.1 形成背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人生经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社会环境第17-18页
    1.2 主要理论渊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马克思家庭伦理思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摩尔根家庭伦理思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第20-22页
第2章 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第22-27页
    2.1 哲学基础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两种生产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的本质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2 人类学基础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家庭形式的历史演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家庭形式演化的历史原因第24-27页
第3章 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7-34页
    3.1 家庭伦理的自然本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性爱关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血亲关系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家庭伦理的社会本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家庭伦理与道德的关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家庭伦理与经济的关系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私有财产的家庭伦理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家庭伦理的价值导向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婚恋自由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男女平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婚姻道德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社会责任第32-34页
第4章 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家庭的指导意义第34-39页
    4.1 对人伦关系的指导意义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当前人伦关系边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建和谐家庭人伦关系第35页
    4.2 对家庭伦理价值观的指导意义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当前家庭伦理价值异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树立正确家庭伦理价值观第36-37页
    4.3 对家庭道德责任观的指导意义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当前家庭道德责任淡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塑家庭道德责任观念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演变研究
下一篇:马克思“真正共同体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