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前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5-18页 |
1 子宫内膜异位症 | 第15页 |
1.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认识 | 第15页 |
1.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 | 第15页 |
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| 第15-17页 |
2.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学说 | 第15-16页 |
2.2 黏附分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| 第16页 |
2.3 IL-8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| 第16-17页 |
3 黄连素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前景 | 第17-18页 |
第二部分 黄连素抑制异位内膜在腹腔种植的有效性及特异性的实验研究 | 第18-24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8页 |
1.2 主要试剂和药品 | 第18页 |
1.3 主要实验器械和仪器 | 第18-19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1 建立动物模型 | 第19页 |
2.2 分组与给药 | 第19-20页 |
2.3 观察小鼠腹腔内异位病灶生长情况 | 第20页 |
2.4 标本收集及处理 | 第20-21页 |
2.5 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异位病灶的组织形态学特点 | 第21页 |
2.6 统计学方法 | 第21页 |
3 结果 | 第21-24页 |
3.1 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 | 第21页 |
3.2 小鼠腹腔内异位病灶生长情况 | 第21-22页 |
3.3 光学显微镜下病灶组织形态 | 第22页 |
3.4 各组小鼠腹腔内异位病灶数的比较 | 第22-24页 |
第三部分 黄连素抑制异位内膜黏附种植的机制研究 | 第24-30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1.1 实验药物及实验试剂 | 第24页 |
1.2 实验器械和仪器 | 第24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1 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冲洗液中IL-8的水平 | 第24-25页 |
2.2 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-1、VCAM-1、MMP-9在小鼠异位病灶中的表达 | 第25-26页 |
2.3 统计学方法 | 第26页 |
3 结果 | 第26-30页 |
3.1 各组小鼠腹腔冲洗液中IL-8水平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3.2 各组小鼠异位病灶组织中ICAM-1、VCAM-1、MMP-9的表达比较 | 第27-30页 |
讨论 | 第30-32页 |
1 研究依据 | 第30页 |
2 黄连素对异位内膜黏附种植的抑制作用 | 第30页 |
3 黄连素对腹腔液中IL-8的抑制作用 | 第30-31页 |
4 黄连素与黏附分子 | 第31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附录 | 第36-3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