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铸造论文--有色金属铸造论文--轻金属铸造论文

高强韧铸造Al-Si-Cu-Mg合金组织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铝硅合金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铝合金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铸造铝硅合金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高强韧铝硅合金的发展概况第13页
    1.2 铸造铝合金常用强化方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合金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细化处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精炼处理和降低浇注温度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热处理强化第16-17页
    1.3 铸造铝硅合金熔体处理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铝硅合金熔体净化处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化学细化及变质处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物理熔体处理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1.4 铝硅合金的成形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砂型铸造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金属型铸造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压力铸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液态模锻第22-23页
    1.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3-24页
2 实验方法第24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DSC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微观组织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SEM及EDS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硬度测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第25页
    2.3 熔炼及热处理工艺流程第25-27页
    2.4 主合金元素的正交实验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5 微合金化实验方法第28-29页
3 合金化元素含量对Al-Si-Cu-Mg合金性能的影响及优选第29-40页
    3.1 铸态下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2 T4态下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3 T6态下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4 优选成分合金F、T6组织对比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Al-6Si-3Cu-0.3Mg铸态、T6态元素分布变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Al-6Si-3Cu-0.3Mg铸态、T6态共晶Si相、富Cu相变化第38-39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9-40页
4 微合金化元素对优选的Al-6Si-3Cu-0.3Mg合金性能的影响第40-54页
    4.1 Sr变质对Al-6Si-3Cu-0.3Mg合金共晶硅的形貌及力性影响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铸态下Sr含量对共晶硅形貌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T6热处理后Sr含量对共晶硅形貌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共晶组织中含Sr化合物形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T6热处理后共晶Si相面积率变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T6热处理后合金力学性能第47-48页
    4.2 Ti含量对合金组织细化研究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l-4Ti-B细化剂的添加对Al-6Si-3Cu-0.3Mg合金组织形貌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Al-4Ti-B细化剂对合金F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l-4Ti-B细化剂对合金T6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2-54页
5 电磁搅拌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54-70页
    5.1 电磁搅拌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未施加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组织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1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组织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2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组织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2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一次枝晶臂变化第60-61页
    5.2 电磁搅拌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F态下0A/2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力学性能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T6态下0A/2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力学性能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T6态下20A电磁搅拌时不同浇注温度下合金断口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5.3 电磁搅拌下不同浇注温度低熔点共晶相形貌第68-69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9-70页
结论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节Ni低温钢组织性能及亚稳奥氏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
下一篇:钛合金TC4基多孔生物陶瓷膜层的微弧氧化工艺及生物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