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“马特席斯”思想的特质 | 第9-23页 |
(一) “马特席斯”的内涵与实质 | 第9-10页 |
(二) “马特席斯”思想中的秩序和度量法则 | 第10-13页 |
(三) 直观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确定性知识 | 第13-15页 |
(四) 真理知识的标准及对“马特席斯”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(五) 笛卡尔的“想象”及其在“马特席斯”中的作用 | 第17-21页 |
(六) 《词与物》中的“秩序”与“马特席斯”思想 | 第21-23页 |
二、马特席斯产生的理论前提和时代背景 | 第23-29页 |
(一) 柏拉图的“理念论”与数学哲学思想 | 第23-24页 |
(二) 奥古斯丁的直觉主义哲学思想 | 第24-25页 |
(三) 近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 | 第25-26页 |
(四) 近代哲学数学化倾向 | 第26-27页 |
(五) 伽利略研究自然的定量方法与物理学革命 | 第27-29页 |
三、马特席斯与笛卡尔的方法论变革 | 第29-35页 |
(一) 笛卡尔明晰确定的观念与普遍性数学方法 | 第29-31页 |
(二) 笛卡尔的方法论变革与普遍数学 | 第31-33页 |
(三) “马特席斯”在笛卡尔方法论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3-35页 |
四、马特席斯在笛卡尔哲学中的本体论薏蕴 | 第35-41页 |
(一) 笛卡尔哲学的本体论及其证明与“马特席斯” | 第35-37页 |
(二) “上帝”的本体论证明与“马特席斯”的关系 | 第37-41页 |
五、对“马特席斯”思想的普遍确定性与主体性反思 | 第41-57页 |
(一) 身心二元论与“马特席斯”普遍性的困境 | 第41-45页 |
(二) 确定性的方法论与知性思维方式 | 第45-47页 |
(三) 形而上的追寻与主体性建构的虚妄 | 第47-50页 |
(四) 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到多种解释的可能 | 第50-53页 |
(五)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——马克思在认识论上的根本性变革 | 第53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后记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