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核电厂多级隔震地震响应及参数分析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核电厂隔震技术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9页
第二章 多级变刚度组合隔震支座及其力学模型第19-36页
    2.1 现有隔震支座及其力学模型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普通橡胶支座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铅芯橡胶支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滑板支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隔震体系恢复力模型第25-30页
    2.2 变刚度隔震支座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现有隔震支座局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变刚度隔震支座构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变刚度隔震支座变形状态第32-33页
    2.3 变刚度隔震支座力学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核岛多级隔震结构隔震参数分析第36-6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模型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分析理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简介第38页
    3.3 分析结果第38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两阶刚度恢复力模型分析结果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阶刚度恢复力模型分析结果第43-6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四章 核电厂结构传统隔震与多级隔震数值分析第65-98页
    4.1 核电厂结构简介第65-71页
    4.2 核电厂结构数值分析第71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分析工况确定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震波的选取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震响应对比分析第74-95页
    4.3 多级隔震设计流程第95-9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6-98页
第五章 核岛隔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研究第98-116页
    5.1 地震动随机过程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平稳随机地震模型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非平稳随机模型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核岛结构基岩加速度谱密度S0的确定第102-104页
    5.2 数值算例第10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值分析模型简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核岛模型虚拟激励法求解过程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值分析参数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数值结果第107-11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15-11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-119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116-117页
    6.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5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25-126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26-127页
致谢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卓索图盟中东部藏传佛教典型大殿研究
下一篇:地震波斜入射作用下埋地弯管的动力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