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换域双水印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数字水印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数字水印研究历史和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3 变换域双水印技术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变换域双水印基础 | 第14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4页 |
2.2 双水印算法 | 第14-20页 |
2.2.1 单水印模型 | 第14-16页 |
2.2.2 双水印算法模型 | 第16-18页 |
2.2.3 双水印主要特性 | 第18-20页 |
2.3 变换域简介 | 第20-24页 |
2.3.1 常用变换域 | 第20-22页 |
2.3.2 奇异值分解变换 | 第22页 |
2.3.3 压缩感知变换 | 第22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奇异值分解域双水印算法 | 第25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算法框架 | 第25-29页 |
3.2.1 鲁棒水印嵌入 | 第26-27页 |
3.2.2 鲁棒水印提取 | 第27页 |
3.2.3 脆弱水印生成 | 第27-28页 |
3.2.4 脆弱水印的认证 | 第28-29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6页 |
3.3.1 透明性测试 | 第30-31页 |
3.3.2 鲁棒性测试 | 第31-33页 |
3.3.3 对比实验 | 第33-35页 |
3.3.4 篡改检测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压缩感知域双水印算法 | 第37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压缩感知和子采样算法 | 第37-45页 |
4.2.1 子采样 | 第38页 |
4.2.2 双水印嵌入 | 第38-40页 |
4.2.3 双水印提取 | 第40-42页 |
4.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 压缩感知和离散分数随机变换算法 | 第45-54页 |
4.3.1 离散分数随机变换 | 第45-46页 |
4.3.2 双水印嵌入 | 第46-47页 |
4.3.3 双水印提取 | 第47-48页 |
4.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