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1章 研究背景和现状 | 第14-42页 |
1.1 FD的中医药诊治研究概述 | 第14-20页 |
1.1.1 FD的中医病名认识 | 第14页 |
1.1.2 F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| 第14-16页 |
1.1.3 FD的中医药辨证分型 | 第16-17页 |
1.1.4 FD的中医药治疗 | 第17-20页 |
1.2 FD的西医诊治研究概述 | 第20-25页 |
1.2.1 概述 | 第20页 |
1.2.2 流行病学研究 | 第20-21页 |
1.2.3 病因与发病机制 | 第21-22页 |
1.2.4 诊断 | 第22-23页 |
1.2.5 治疗 | 第23-25页 |
1.3 中西医诊治FD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概述 | 第25-31页 |
1.3.1 中西医诊治FD临床试验研究述评 | 第25-27页 |
1.3.2 中西医疗效比较的平行亚组化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原则 | 第27-28页 |
1.3.3 FD临床疗效评价特点及常用结局评价指标概述 | 第28-31页 |
1.4 FD与脑-肠肽的相关研究概述 | 第31-38页 |
1.4.1 FD与脑-肠肽的研究概述 | 第32-34页 |
1.4.2 中医药治疗FD与脑-肠肽的相关研究概述 | 第34-38页 |
1.5 本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1.5.1 FD的流行病学资料 | 第38页 |
1.5.2 中西医诊治FD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欠完善 | 第38页 |
1.5.3 新思路探讨FD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| 第38-39页 |
1.6 本研究目的、内容、创新性和意义 | 第39-42页 |
1.6.1 研究目的 | 第39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39页 |
1.6.3 本研究的既往基础 | 第39-40页 |
1.6.4 本研究的创新性 | 第40页 |
1.6.5 本研究在整体项目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| 第40-42页 |
第2章 研究方法 | 第42-53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42-44页 |
2.1.1 病例来源 | 第42页 |
2.1.2 诊断标准 | 第42页 |
2.1.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| 第42-44页 |
2.2 研究设计 | 第44-45页 |
2.2.1 研究设计类型 | 第44页 |
2.2.2 随机化 | 第44页 |
2.2.3 对照分组 | 第44页 |
2.2.4 样本量及计算依据 | 第44页 |
2.2.5 盲法 | 第44-45页 |
2.2.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| 第45页 |
2.2.7 试验中止原则 | 第45页 |
2.3 干预措施 | 第45-47页 |
2.3.1 西医组干预措施 | 第45-46页 |
2.3.2 中医组干预措施 | 第46-47页 |
2.3.3 整个试验过程 | 第47页 |
2.3.4 合并用药规定 | 第47页 |
2.4 结局测评 | 第47-50页 |
2.4.1 观测指标 | 第47-49页 |
2.4.2 受试者指标观察时点 | 第49-50页 |
2.5 疗效评价标准 | 第50-51页 |
2.5.1 主要结局指标 | 第50页 |
2.5.2 次要结局指标 | 第50-51页 |
2.5.3 神经-内分泌指标 | 第51页 |
2.6 安全性评价指标 | 第51页 |
2.7 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2.7.1 数据录入 | 第51页 |
2.7.2 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3章 研究结果 | 第53-105页 |
3.1 一般资料 | 第53-56页 |
3.1.1 病例入选与研究完成情况 | 第53页 |
3.1.2 人口学资料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2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56-103页 |
3.2.1 中、西医大组及各亚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分析 | 第56-73页 |
3.2.2 中、西医两大组及各亚组患者组间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| 第73-103页 |
3.3 安全性评价 | 第103-105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105-113页 |
4.1 中西医诊治FD的认识 | 第105-106页 |
4.2 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探讨 | 第106-109页 |
4.3 本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109-111页 |
4.3.1 中西医治疗FD自身临床疗效结果与分析 | 第109页 |
4.3.2 中西医治疗FD组间临床疗效结果与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4.3.3 中西医治疗对FD神经-内分泌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4.4 本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11页 |
4.4.1 研究设计方法较新 | 第111页 |
4.4.2 结局评价方法较新 | 第111页 |
4.4.3 探讨疾病发病机制方法较新 | 第111页 |
4.5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结语 | 第113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3页 |
附录 | 第123-16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68-170页 |
致谢 | 第170-172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172-1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