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中药废水来源及特点 | 第9-10页 |
1.2.1 中药废水的来源 | 第9页 |
1.2.2 中药废水的特点 | 第9-10页 |
1.3 中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3.1 中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中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3 混凝沉淀预处理中药废水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4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9-22页 |
2.1.1 中试实验用水水质 | 第19页 |
2.1.2 混凝沉淀工艺中试实验装置 | 第19-20页 |
2.1.3 实验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1.4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2 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2.1 水样的常规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2页 |
2.2.2 GC-MS分析方法 | 第22页 |
2.2.3 混凝实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4 Zeta电位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.2.5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.2.6 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混凝预处理中药废水工艺参数优化及中试运行 | 第24-43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24-25页 |
3.1.1 项目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3.1.2 废水处理工艺 | 第24-25页 |
3.2 混凝剂的确定及混凝剂复配 | 第25-28页 |
3.2.1 混凝剂的确定 | 第25-26页 |
3.2.2 混凝剂的复配 | 第26-28页 |
3.3 混凝沉淀工艺参数优化 | 第28-37页 |
3.3.1 单因素实验 | 第28-30页 |
3.3.2 响应曲面实验 | 第30-37页 |
3.4 混凝沉淀反应器中试运行 | 第37-42页 |
3.4.1 混凝沉淀反应器运行效能研究 | 第37-39页 |
3.4.2 混凝沉淀工艺对整体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混凝法去除中药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机理探讨 | 第43-57页 |
4.1 中药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1.1 苯酚 | 第43页 |
4.1.2 苯胺 | 第43-44页 |
4.2 混凝剂对中药废水中苯酚和苯胺的吸附作用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2.1 苯酚、苯胺结构及化学性质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静电吸附作用分析 | 第46页 |
4.2.3 氢键吸附作用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4 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3 混凝剂对中药废水中苯酚和苯胺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| 第49-56页 |
4.3.1 吸附动力学模型 | 第49-52页 |
4.3.2 吸附反应活化能 | 第52-53页 |
4.3.3 吸附等温线模型 | 第53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