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算法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立体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主要工作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结构安排第15-16页
第二章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与立体成像原理第16-28页
    2.1 人类视觉特性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类视觉生理学特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类视觉心理学特性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人类视觉心理物理学特征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1 亮度非线性特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2 对比度敏感度特性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3 多通道分解特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4 掩盖效应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立体成像原理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理立体视觉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心理立体视觉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表征立体感的对象第25-2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立体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第28-33页
    3.1 立体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立体信息库的建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被试的选择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观看条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被试的训练和测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数据处理第32页
    3.2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 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第33-51页
    4.1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信噪比方法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1 亮度非线性特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2 多通道分解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3 对比度敏感度特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4 掩盖效应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5 合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立体感评价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4.2 改进的结构相似度方法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结构相似度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频域的结构相似度函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3 纹理信息系数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4 空间位置影响系数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5 改进的平均结构相似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立体感评价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5.1 相关性比较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5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运动信息辅助RPCA算法的视频前背景分离
下一篇:基于工作流的企业信息化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