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父亲—乡村医生》纪实摄影创作与阐释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6-10页 |
1.1 背景概述 | 第6页 |
1.2 选题的价值 | 第6-8页 |
1.2.1 历史进程中的赤脚医生 | 第6-7页 |
1.2.2 纪实摄影与文化人类学 | 第7页 |
1.2.3 文献价值 | 第7-8页 |
1.3 作品创新点 | 第8-10页 |
1.3.1 我眼中的父亲 | 第8页 |
1.3.2 旁观者与介入者的双重身份 | 第8-10页 |
2 创作过程简述 | 第10-17页 |
2.1 题材来源 | 第10-11页 |
2.2 创作思路 | 第11页 |
2.3 拍摄计划以及创作流程 | 第11-12页 |
2.4 作品宗旨 | 第12页 |
2.5 拍摄与后期创作 | 第12-13页 |
2.6 创作重点难点 | 第13-17页 |
2.6.1 创作重点——摄影创作 | 第13-14页 |
2.6.2 创作难点——照片的叙事和情节设计 | 第14-15页 |
2.6.3 时间有如刺点——照片的后期处理与观看 | 第15-17页 |
3 作品结构阐释 | 第17-37页 |
3.1 医疗制度变革中的个人命运 | 第17-22页 |
3.1.1 对于父亲的职业生涯的了解 | 第17页 |
3.1.2 文革时期从医之路的热情 | 第17-19页 |
3.1.3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的演变 | 第19-20页 |
3.1.4 父亲的坚守与无奈 | 第20-22页 |
3.2 我的父亲——乡村医生纪实摄影 | 第22-37页 |
3.2.1 “无我之境”与“有我之境” | 第22-24页 |
3.2.2 倾我所能 助君健康 | 第24-26页 |
3.2.3 嘘寒问暖 冬日暖阳 | 第26-30页 |
3.2.4 生死关照 抚慰心伤 | 第30-34页 |
3.2.5 行医之外 常怀希望 | 第34-37页 |
4 对本次创作的反思 | 第37-39页 |
4.1 遗憾 | 第37页 |
4.2 思考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
附录: 部分图片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