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外科学论文--骨科学(运动系疾病、矫形外科学)论文--骨骼疾病论文--脊柱及背疾病论文

重力下扳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

缩略语表第5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9-11页
文献综述第11-23页
    1 LIDP的病因病机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中医对LIDP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西医对LIDP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-14页
    2 中西医LIDP的辨证分型及症候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中医辩证分型及症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西医辨证分型及症候第15-16页
    3 手法治疗LIDP的研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手法治疗LIDP的机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手法的生物学效应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手法治疗LIDP的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4 整复手法的力学研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扳法类和旋转类手法力学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牵引类手法力学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手法的力学及安全性研究第21-23页
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1 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2 诊断标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中医诊断标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西医诊断标准第23-24页
    3 纳入标准第24页
    4 排除标准第24页
    5 剔除标准第24-25页
    6 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研究对象及随机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 治疗方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6.3 治疗组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6.4 对照组方法:传统腰椎斜扳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6.5 医嘱第26页
    7 治疗疗程与规定第26-27页
    8 疗效评估第27页
    9 疗效观察标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9.1 疼痛程度评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9.2 JOA下腰痛评价表第27页
    10 疗效评定标准第27页
    11 统计学分析第27-28页
治疗结果第28-33页
    1. 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与性别的分析第28页
    2. 治疗组和对照组2周治疗后JOA评分分布与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 治疗组和对照组4周治疗后JOA评分分布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4. 治疗组与对照组2周治疗后VAS评分分布与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5. 治疗组与对照组4周治疗后VAS评分分布与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6. 治疗组与对照组半年后随访疗效评分分布分析第32-33页
讨论第33-41页
    1 重力下扳拉手法的作用原理第34-37页
    2 整复手法力学效应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3 重力下扳拉手法的优点与缺点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优点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缺点第39-41页
结论第41-42页
展望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8页
附表第48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53-55页
个人简历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Quadrant通道系统下治疗胸腰椎非特异性慢性椎间盘感染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三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