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论文--线路保护论文

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及其在特高压线路保护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特高压线路保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纵联差动保护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行波保护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自适应保护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人工智能保护第12页
    1.3 存在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3-15页
2 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研究第15-33页
    2.1 现有线路模型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集中参数线路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有分布参数线路模型第16-23页
    2.2 现有线路模型的不足第23页
    2.3 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完善第23-30页
    2.4 多相线路的模量分析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对称分量变换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时域下的模变换矩阵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3 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仿真验证及对比分析第33-56页
    3.1 仿真技术简介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单相分布参数电路模型正确性的验证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相正常稳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单相区外故障后的暂态第35-40页
    3.3 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多相正确性验证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相正常稳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相区外故障后的暂态第42-49页
    3.4 分布参数电路模型与贝瑞隆模型精度比较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描述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精度比较结果与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3.5 分布参数电路模型与贝瑞隆模型保护所需时间窗比较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理论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仿真验证第53-5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4 基于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特高压线路保护第56-63页
    4.1 保护原理第56-57页
    4.2 保护动作过程第57页
    4.3 模型保护判据第57-58页
    4.4 模型保护仿真验证第58-61页
    4.5 仿真结果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5 结论第63-65页
    5.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3页
    5.2 论文的后续工作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附录第70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0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级联三相桥并网逆变器的调制策略研究
下一篇:微水微氧对过热性故障下SF6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