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娱乐化现状 | 第12-32页 |
1.1 概念 | 第12页 |
1.2 抗战剧过度娱乐化现象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3 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过度娱乐化特征 | 第14-24页 |
1.3.1 类型“多样化” | 第15-20页 |
1.3.2 人物构成设置模式化 | 第20-21页 |
1.3.3 造型与服装的现代化 | 第21-22页 |
1.3.4 战斗场面的严重失实与夸张 | 第22-23页 |
1.3.5 歪曲历史 | 第23-24页 |
1.4 对过度娱乐化的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收视分析 | 第24-32页 |
1.4.1 播放平台 | 第25-28页 |
1.4.2 收视率 | 第28-30页 |
1.4.3 主要收视人群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、国产抗日题材影视剧的文本嬗变及评述 | 第32-44页 |
2.1 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救亡电影 | 第32-36页 |
2.2 红色经典抗战电影 | 第36-37页 |
2.3 新时期的抗战电影 | 第37-38页 |
2.4 另类英雄抗战剧 | 第38-42页 |
2.5 关注士兵群体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、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过度娱乐化的原因 | 第44-54页 |
3.1 经济因素 | 第44-46页 |
3.2 政治因素 | 第46-47页 |
3.3 社会根源 | 第47-50页 |
3.3.1 大众文化的崛起 | 第47页 |
3.3.2 “消费历史”的传统 | 第47-49页 |
3.3.3 从业人员素质低 | 第49-50页 |
3.4 心理根源 | 第50-54页 |
3.4.1 收视习惯 | 第50-52页 |
3.4.2 “华夏文化自我中心意识” | 第52-53页 |
3.4.3 英雄崇拜的“欲望代偿”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、抗战剧过度娱乐化的影响 | 第54-60页 |
4.1 民族主义“商业化” | 第54-55页 |
4.2 误导人们对战争的看法 | 第55-56页 |
4.3 电视剧输出和文化走出去 | 第56-57页 |
4.4 二战其他参战国的战争题材电视剧 | 第57-60页 |
第五章 、针对国产抗战剧过度娱乐化的对策 | 第60-66页 |
5.1 禁播、停播 | 第60-61页 |
5.2 严格市场准入制 | 第61-64页 |
5.2.1 审查标准 | 第61-62页 |
5.2.2 主创人员的摄制资格 | 第62页 |
5.2.3 对正面战场及士兵群体的关注 | 第62-64页 |
5.3 分级 | 第64-66页 |
总结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附录 1 | 第70-72页 |
附录 2 | 第72-75页 |
附录 3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