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田县产业扶贫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2 古田县基本情况与贫困状况 | 第21-28页 |
2.1 古田县的基本概况 | 第21-23页 |
2.1.1 自然概况 | 第21页 |
2.1.2 历史文化概况 | 第21页 |
2.1.3 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1-23页 |
2.2 贫困概况及致贫原因 | 第23-26页 |
2.2.1 贫困人口概况 | 第23-24页 |
2.2.2 古田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| 第24-25页 |
2.2.3 贫困村概况 | 第25-26页 |
2.3 特殊困难 | 第26-28页 |
2.3.1 乡村财政入不敷出 | 第26页 |
2.3.2 农户增加收入困难 | 第26-27页 |
2.3.3 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| 第27-28页 |
3 古田县产业扶贫发展现状 | 第28-44页 |
3.1 产业扶贫概况 | 第28-36页 |
3.1.1 产业扶贫优势 | 第28-31页 |
3.1.2 产业扶贫政策 | 第31-32页 |
3.1.3 产业扶贫方式 | 第32-33页 |
3.1.4 古田县典型地区的产业扶贫 | 第33-36页 |
3.2 古田县产业扶贫成效 | 第36-38页 |
3.2.1 特色产业加速培育 | 第36页 |
3.2.2 扶贫力量不断加强 | 第36页 |
3.2.3 金融支撑突破瓶颈 | 第36-37页 |
3.2.4 农户收入水平提高 | 第37-38页 |
3.2.5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| 第38页 |
3.3 古田县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8-44页 |
3.3.1 政策落实不到位 | 第39页 |
3.3.2 扶贫资金投入有限 | 第39-40页 |
3.3.3 项目推进缓慢 | 第40页 |
3.3.4 产业扶贫效益低 | 第40-41页 |
3.3.5 扶贫工作人员缺乏 | 第41-42页 |
3.3.6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 | 第42页 |
3.3.7 产业链过窄过短 | 第42页 |
3.3.8 农民素质和观念有待提高 | 第42-44页 |
4 产业扶贫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44-53页 |
4.1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| 第44页 |
4.2 样本描述 | 第44-48页 |
4.3 实证研究 | 第48-53页 |
4.3.1 理论框架及模型设定 | 第48-50页 |
4.3.2 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3 Probit回归分析 | 第51-53页 |
5 古田县产业扶贫发展建议 | 第53-58页 |
5.1 古田县产业扶贫发展策略设计 | 第53-55页 |
5.1.1 可持续发展策略 | 第53页 |
5.1.2 扶持龙头企业,实施品牌策略 | 第53-54页 |
5.1.3 整合资源,促进产业融合策略 | 第54页 |
5.1.4 延伸产业链策略 | 第54-55页 |
5.1.5 “扶智”、“扶志”策略 | 第55页 |
5.2 古田县产业扶贫政策环境创新 | 第55-58页 |
5.2.1 完善产业扶贫规划 | 第55-56页 |
5.2.2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体制 | 第56页 |
5.2.3 完善扶贫投入机制 | 第56-57页 |
5.2.4 改善项目实施方式 | 第57页 |
5.2.5 明确和落实扶贫责任 | 第57-58页 |
6 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| 第58-6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A 访谈提纲 | 第63-64页 |
附录B 古田县产业扶贫概况调查问卷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