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1-19页 |
1.2.1 国外文献评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文献评述 | 第13-19页 |
1.3 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企业“类REIT”融资概述 | 第21-24页 |
2.1 REIT与“类REIT”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1.1 REIT的定义 | 第21页 |
2.1.2 “类REIT”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2 REIT与“类REIT”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2.2.1 REIT的分类 | 第22页 |
2.2.2 “类REIT”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2.3 REIT与“类REIT”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4页 |
2.3.1 REIT的发展历程 | 第23页 |
2.3.2 “类REIT”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案例简介 | 第24-28页 |
3.1 苏宁云商基本情况 | 第24-25页 |
3.2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8页 |
3.2.1 主要参与人情况 | 第25页 |
3.2.2 交易流程 | 第25-28页 |
第四章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原因 | 第28-36页 |
4.1 内部原因 | 第28-33页 |
4.1.1 转型拖累盈利能力,内源融资动力不足 | 第28-31页 |
4.1.2 外源融资结构失衡,蕴含财务风险较大 | 第31-33页 |
4.2 外部原因 | 第33-36页 |
4.2.1 社会消费习惯多样,苏宁转型迫在眉睫 | 第33-34页 |
4.2.2 宏观政策积极支持,但配套制度尚未完善 | 第34页 |
4.2.3 证券化市场愈发壮大,产品技术日趋成熟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的设计及影响分析 | 第36-42页 |
5.1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的设计分析 | 第36-40页 |
5.1.1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的基础 | 第36-37页 |
5.1.2 构建存量债务且以股权为主要的交易标的 | 第37-38页 |
5.1.3 双SPV的交易架构设计 | 第38-39页 |
5.1.4 事实上构成经营租赁性质的售后回租交易 | 第39-40页 |
5.2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的影响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2.1 补充营运资金 | 第40页 |
5.2.2 优化财务报表 | 第40-41页 |
5.2.3 抑制财务弹性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| 第42-48页 |
6.1 苏宁云商“类REIT”融资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5页 |
6.1.1 复杂流程设计增加融资成本和风险 | 第42页 |
6.1.2 标的资产性质导致破产隔离未能实现且企业陷入两难 | 第42-44页 |
6.1.3 标的物业租金低于平均水平影响投资者收益 | 第44-45页 |
6.1.4 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| 第45页 |
6.2 相关对策建议 | 第45-48页 |
6.2.1 采用多种担保方式保证股权转让价款支付 | 第45-46页 |
6.2.2 权衡基础资产选择 | 第46页 |
6.2.3 引入多个承租人并约定合理的租赁比例 | 第46页 |
6.2.4 充分评估政策风险并相机行事 | 第46-48页 |
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48-50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