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结构理论、计算论文--结构设计论文

某大跨度结构设计与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1.2 地震波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体波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面波第11页
    1.3 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1-14页
第二章 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竖向地震作用的危害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内竖向地震的震害现象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外竖向地震的震害现象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竖向地震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3 竖向地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三章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设计规定第20-28页
    3.1 现行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和设计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3.2 抗震设计要求第21页
    3.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静力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反应谱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时程分析法第22-23页
    3.4 水平地震作用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刚度比控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层间位移角控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扭转效应控制第24页
    3.5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国内外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规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规定第24-2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四章 结构舒适度评价标准第28-35页
    4.1 舒适度验算的必要性第28页
    4.2 舒适度评价考虑因素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行荷载激励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4.3 结构舒适度评价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4.4 舒适度评价方法及标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舒适度评价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第33-3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五章 会议中心结构设计第35-67页
    5.1 工程概况第35页
    5.2 总体方案的确定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体结构方案确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转换结构方案确定第47页
    5.3 结构计算分析第4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结构分析模型介绍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SATWE 模型分析第4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ETABS 补充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5.4 局部楼板舒适度验算第62-63页
    5.5 结构超长处理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伸缩缝设置规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典型超长结构实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本工程结构超长处理第65-66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合型混凝土养护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竞争性企业定额编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