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

制造企业供应链绿色度评价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析第15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框架第17-18页
第2章 绿色供应链概述第18-33页
    2.1 供应链的相应概念第18页
    2.2 绿色供应链管理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绿色供应链的内涵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差别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构成体系第22-28页
    2.3 绿色供应链绿色度的界定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制造企业绿色度的主要内容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制造企业绿色度表现的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2.4 现有评价方法概述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因子分析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专家评价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数理统计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层次分析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人工神经网络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ABC成本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供应链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-44页
    3.1 制造企业绿色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采购系统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生产系统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物流系统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回收系统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3.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全面性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易实施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简单性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科学性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实用性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3.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资源与能源属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环境属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社会属性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根据各指标体系确立因素集第40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4章 供应链绿色度综合评价模型第44-55页
    4.1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44-46页
    4.2 供应链绿色度模糊综合数学模型的构建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立评价集并给出相应的分值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确定评判向量并计算评价值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绿色度评估第5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 实证研究第55-65页
    5.1 实证供应链概况第55-57页
    5.2 供应链绿色度评价等级的确定第57页
    5.3 绿色供应链绿色度模糊综合评价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组合权重的确定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59-63页
    5.4 提升企业供应链绿色度的对策第63-6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附录1 企业绿色供应链绿色度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第70-72页
附录2 企业绿色供应链绿色度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第72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作者简介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箭牌糖果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
下一篇:基于故障树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