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倍蚜AFLP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7页 |
| ·角倍蚜概述 | 第11-13页 |
| ·五倍子蚜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角倍蚜生物特性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AFLP分子标记 | 第14-16页 |
| ·AFLP的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·AFLP技术的发展 | 第15页 |
| ·AFLP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研究目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| ·材料 | 第17-19页 |
| ·样本材料 | 第17-18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18-19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9页 |
| ·方法 | 第19-25页 |
| 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19-20页 |
| ·酚-氯仿提取法 | 第19-20页 |
| ·NaCl法 | 第20页 |
| ·基因组DNA的检测 | 第20页 |
| ·纯化 | 第20页 |
| ·DNA的酶切 | 第20页 |
| ·连接 | 第20-21页 |
| ·AFLP-PCR扩增 | 第21-22页 |
| ·琼脂糖电泳 | 第22页 |
| 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22-23页 |
| ·数据统计及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5页 |
| 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| ·酚-氯仿提取法 | 第25-26页 |
| ·两种DNA提取方法比较 | 第26页 |
| ·酶切与连接 | 第26-27页 |
| ·引物筛选 | 第27-28页 |
| ·指纹图谱 | 第28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8-35页 |
| ·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| 第28-29页 |
| ·角倍蚜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遗传相似性与遗传距离 | 第30页 |
| ·遗传结构与AMOVA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·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35-39页 |
| ·角倍蚜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| 第35页 |
| ·AFLP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| 第35-36页 |
| ·角倍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| 第36-37页 |
| ·角倍蚜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| 第37页 |
| ·聚类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50页 |